事实上,根据李宁公司2012年半年报,除去应收账款25.16亿元,李宁公司尚有库存11.38亿元。对未来销售的预期亦不乐观,库存拨备达22.28亿元。国泰君安报告预计李宁库存回购资金最终将达到30亿到40亿元,未来一年仍可能面临亏损。 一次性巨额投入的后果是亏损,李宁公司在宣布实施“渠道复兴计划的”同时即发布了“盈利预警”,宣布2012年将亏损。瑞信预计亏损可能高达19.73亿港元。 然而,对于18亿元可能的效果,市场判断和李宁公司的计划有差距。李宁公司的一位公关人士向财新记者分析:“14亿到18亿元账面上是消库存,抵消账款,实际是公司和经销商各自承担一些损失,目的是盘活渠道。” 现阶段经销商面临高库存,已经无力支付公司欠款。在运动鞋服行业,品牌公司和经销商间贸易的回款周期一般是90天,即经销商提货90天内付清全部货品尾款。 但近年来,前端销售缓慢,货卖不出,回款延后现象在服装行业非常普遍。“现在哪个经销商也做不到三个月给钱了,我们这边有拖到八个月的。”国内一运动品牌公司高管告诉财新记者。而李宁公司的数据显示其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已从2010年的平均52天增至2012年第一季度的102天。 现金流压力迫使经销商不得不缩减订货量。财新记者统计过去两年八个季度李宁公司产品订货会数据发现,除2011年二季度鞋类产品出现价格和数量的单位数增长,整体产品的订货金额、价格和数量均呈下降趋势。 2012年四季度订货更显惨烈,订单金额高双位数下降(通常指20%到30%的降幅——编者注)。其中,鞋产品订单金额和订货数量低双位数下跌(超过10%的降幅),平均零售价格下降了不超过5%。服装产品的订单金额及订货量跌幅也超过20%,平均零售价格也有所下降。 “旧产品卖不出——欠债还不起——新货没钱订”,积压的库存成了经销商和公司共同的噩梦。金珍君称,这次针对经销商的支持政策包括回点返利、清货补款和退货。此外,还将对经销商培训,就门店网络的开设给予更多指导和支持。单一经销商采取何种政策将视情况而定。“我们跟经销商合作不分大小,主要针对运营情况比较好的经销商。” 上述接近李宁人士指出,14亿到18亿元的估算,是按现在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及未来销售的最坏预期计算。最迫切的目的是帮助公司和经销商恢复到相对健康的账期,消除旧库存的同时可以补充新货。 过去几个月,李宁已和个别经销商在库存、应收账款以及新货上架上做出调整。李宁公司承诺原有经销商欠款将以折扣价格回收库存来抵消一部分。对新品推广则采用试点、小范围上货,依据销售情况确定产品组合即所谓“英雄款”后再推广。 和经销商的沟通以及试点能否在全国经销商中推行,成为市场关注重点。金珍君指出,公司已经开始和排名前20位的经销商展开讨论,而这部分经销商占到公司销售的50%到60%份额。针对小经销商,李宁公司给出的最大支持是不再压货。参与“渠道复兴计划”的经销商将因此承受一次性重大的账面亏损。一些分析报告指出,计划实现依赖于公司和经销商在磋商后能否在分摊损失上取得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