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研室 首页 教学案例 市场营销案例 查看内容

中国制造走向高端品牌的一次尝试

2012-2-17 14:59| 阅读次数: 2352| 发布者: sweet09

摘要:   中国制造与高端品牌?两个词汇摆在一起,恐怕很多人会感到意外。但为什么不尝试让“中国制造”高端一把呢?

  许多“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是原材料品牌,或低端品牌。而鄂尔多斯作为世界最好的羊绒产地,正试图发现一条打造高端甚至奢侈品牌的路径,找到打破“国际产业链阴谋论”的妙招。

  中国制造与高端品牌?两个词汇摆在一起,恐怕很多人会感到意外。但为什么不尝试让“中国制造”高端一把呢?

  想起前几年不少“Made in China”产品想在海外提价,“多收了三五毛”就心有戚戚的处境,可能人们对这种尝试不会有太多信心。

  但是《中外管理》了解到:作为拥有世界最大、最好羊绒产地的鄂尔多斯,正在探索一条让中国制造高端化的发展路径——既然已经是世界最好的羊绒产地,为什么不把最好的羊绒拿来,做成自家的高端品牌呢?

  这就是鄂尔多斯早先的一个出发点,进而在2007年推出了顶级品牌:1436。到如今,这个大胆尝试过程中都有哪些经验可汲取?从中可以探讨出哪些中国制造高端化的利与弊?让我们一一道来。

  高端,并非与“中国”无缘

  1436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鄂尔多斯给新品牌起这样一个数字的名称?往往是人们的第一个疑问。

  1436其实是世界上最好、也最为稀少的顶级羊绒标准:细度14微米以下,长度36毫米以上的羊绒原料。取其数字,组合而成“1436”。而这样的羊绒原料稀缺到什么程度?在100公斤的原绒中只能找出1公斤来,可见其珍稀。

  而国外的羊绒品牌在谈到来自中国羊绒产品的竞争时,往往指出:我们走的是高端路线,与中国的羊绒品不在一个竞争层面上。

  这虽然有“同行是冤家”之嫌,但类似的问题确实是横在中国制造面前的一道鸿沟——许多中国制造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基本上是原材料品牌,或低端品牌。郎咸平讲的“国际产业链阴谋论”,其实是国际品牌针对中国制造弱点打压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手法:既然你有这样的缺憾,为什么不用它把你压制住呢?

  但鄂尔多斯突破的典型性就在于:既然已经是国际最好的羊绒原材料供应商,那不妨把原材料中之最顶级部分留给自己使用,配以高端品牌同时推出。

  这不失为一个中国制造突破“产业链阴谋论”的妙招。

  就国际羊绒行业的现状而言,在国外,提起羊绒,绝对是高价、高质、奢侈、地位的象征,而国际认可的羊绒服装品牌,多是英国、意大利等国的,但是它们的原料大多来自中国,中国是世界最大、最好的羊绒产地,拥有全球95%的优质山羊绒产量。遗憾的是,中国一直没有国际认可的高端羊绒服装品牌,“黄金卖不出黄金价”。

  1436在做的,就是把原产地最好的材料留给自己。这可是让产业链高端品牌们徒唤奈何的事情。

  其实不少中国制造品牌,在国际产业链上占据着原材料的高地。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产业链的上游,由此出发,也许可以探索出中国制造向高端化发展的一条出路。

  高端化的后劲

  但是,即使拥有顶级的材质,即使控制了羊绒原料的渠道,即便把最好的原料留给自己,把挑剩下的留给国际竞争者,但要真正打造出顶级品牌,又谈何容易?

  打造高端品牌,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悠久历史的积累、高贵的血统,以及能够打动人心的核心价值和高超的制造工艺等等。有原材料优势是建立高端品牌之必需,但绝不是充分条件。

  “在顶级原料的基础上,1436聘请了国际化的设计师团队,加之鄂尔多斯集团三十多年积累的出色的工艺和编织缝纫技术,经过上百道严密工序的精细加工程序。所有这些,都使1436产品凸显出极致尊贵的感觉。”1436总经理王臻对《中外管理》如是说。当然,要成为高端品牌,这些已然的“尊贵”还需要1436从自我认可到通过有效的传播,植入全球消费者的内心,甚至让他们形成一种非理性的偏执。路,还要继续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