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研室 首页 教学案例 市场营销案例 查看内容

小灵通冲击中国电信业

2011-5-25 12:02| 阅读次数: 1030| 发布者: admin

摘要: 小灵通是一个特殊的产物。经历了风风雨雨,几经波折,不断突破政策界限,跌跌撞撞发展起来的特殊业务,从不许发展到成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到变相拓展移动业务,从中小城市逐步向大中城市拓展。

  小灵通以“有线的价格,无线的享受”在中国电信业发展中异军突起。据有关方面透露,到 2001 年底,小灵通在全国总用户已经达到 1200 万户,成了不可轻易取消的业务种类。今年小灵通的发展目标是用户总数突破 2500 万户,超过联通大力推广的 CDMA 义务。

  小灵通是一个特殊的产物。经历了风风雨雨,几经波折,不断突破政策界限,跌跌撞撞发展起来的特殊业务,从不许发展到成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到变相拓展移动业务,从中小城市逐步向大中城市拓展。直接挑战信息产业部关于小灵通只许在京沪穗等大城市以外地区发展的最后一道防线,兵临北京、广州、上海城下,大军压境逼宫,形成全面突破之势。

  在小灵通不断地挑战面前,我们的管理水平、管理手段、管理力度都不断地受到了考验。可以说,管理者的一些表现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信息产业部对小灵通的发展还是“不鼓励、不支持”。

  小灵通是什么?一种无绳电话而已,它在中国允许发展时的标准是十分明确的,即应该是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并且只许在京沪穗以外的中小城市发展,这些,信息产业部都是有十分明确的政策界定的。

  换言之,小灵通要发展,就必须恪守固定电话的属性,不应有移动电话的功能与属性。小灵通的技术开始的确是落后的技术,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经济适用技术,尤其是它建立在中国电信固定网络基础之上的服务功能,使它的建设成本大为降低。信息产业部给予了它低廉的价格,月租费 20—25 元,每分钟通话费 0.15—0.20 元,即使这个低资费在许多地方也没有执行,而是更低。

  小灵通的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服务功能不断扩大,资费甚至也不断降低。在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小灵通的资费五花八门,月租费最低的 18 元,前三分钟基本上 0.20 元,三分钟以后有的 0.10 元,有的只有 0.08 元。在海南,城市之间的通话区间费都忽略不计,比固定电话还便宜。

  在小灵通日甚一日的发展中,推广者日益不满足于固定电话的延伸和补充,不满足于城乡结合部和边远地区的发展限制,意欲分得移动市场的一杯羹。于是 450 兆的 CDMA 无线市话系统悄悄违规地开建了;于是,小灵通手机的功能渐渐地多了。有资深通信分析人士认为,对待小灵通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单向收费,降低资费就立即可以蒸发小灵通。而且如果两年前移动通信资费就降下来,根本就没有小灵通的发展空间。事实上,许多地方的移动运营商已经与小灵通展开了价格对决,资费水平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

  在信息产业部日前公布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中,也没有出现小灵通的字眼。原先小灵通的定义采用的是接入网技术,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变成无线通信网了。在福建泉州,小灵通已建成了灵通网,实现了福州、泉州、厦门之间的漫游。高速、宽带、短信、彩信业务等等,这些手机才有的功能,小灵通也在逐步地发展了。

  它冲击了移动市场,降低了移动通信的利润空间。目前,海南移动出现了亏损,福建联通也出现了亏损。中国通信市场发展面临着考验。有分析人士认为,小灵通问题的出现是中国电信体制改革不彻底的产物,更是政府监管严重缺位的表现形式。电信改革是为了打破垄断,将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分开经营,并且引入竞争机制,激活电信市场。但由于改革不彻底,资源配置不科学,固定电话的自然垄断并没有真正被打破。这也是小灵通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思考题:

  1.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请分析 小灵通存在的合理性。

  2. 作为挑战者 小灵通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