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研室 首页 教学案例 市场营销案例 查看内容

上海“冠生园”的品牌之争

2011-5-25 12:02| 阅读次数: 1020| 发布者: admin

摘要: 但由于没有产品整体观念,没有品牌意识,“大白兔”和“米老鼠”却一直没有注册成为合法商标。 1983 年,一家广州糖果厂到冠生园取经,这之后他们也开始生产“米老鼠奶糖”,而且还抢先一步把“米老鼠”给注册了。

  解放前的旧上海有一家 ABC 糖果厂,该厂老板冯伯镛利用儿童喜爱“米老鼠”卡通片的心理,为自己的产品设计了一种米老鼠包装,并命名为“ ABC 米老鼠”奶糖,结果一下子走俏国内市场。解放后, ABC 糖果厂并入上海冠生园,其主要产品仍是“米老鼠奶糖”。到了 50 年代,考虑到老鼠是“四害”之首,冠生园又设计了一种以大白兔为形象的包装,与米老鼠包装一起使用。

  但由于没有产品整体观念,没有品牌意识,“大白兔”和“米老鼠”却一直没有注册成为合法商标。 1983 年,一家广州糖果厂到冠生园取经,这之后他们也开始生产“米老鼠奶糖”,而且还抢先一步把“米老鼠”给注册了。不久之后,这家广州糖果厂又以区区 4 万美元把“米老鼠”卖给了美国的迪斯尼,至此,这一由中国人创造并经营达半个世纪的著名品牌就由外国人控制了。

  冠生园吸取这次血的教训,赶紧为幸存的“大白兔”注册。为稳妥起见,冠生园不仅注册了“大白兔”,还把与“大白兔”近似的十几种“兔子”都进行了注册,使其组成了一个“立体防御体系”。着眼未来,冠生园还把“大白兔”的注册领域延伸到食品、钟表、玩具、服装等各个与儿童有关的行业。不仅如此,冠生园还在工业知识产权“马德里协定”的 20 多个成员国和另外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拿到了“大白兔”的注册证。出色的商标战略,使冠生园在国内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佼佼者。

  一、公司背景

  早在解放前,上海有一家著名的糖果厂—— ABC 糖果厂,该厂的老板冯伯镛是一位通晓经营之道的生意人。他看到当时“米老鼠”卡通片在上海滩,特别是在儿童中风靡一时,倍受喜爱,就灵机一动设计了一种米老鼠包装。从此,“ ABC 米老鼠奶糖”就在上海一下子走俏,并且成为国内最畅销的奶糖。而此时,“米老鼠”的“亲生父亲”沃特·迪斯尼还未开始利用他所创造的这一卡通形象来做生意呢。

  解放以后, ABC 糖果厂进行了公私合营的改造,更名为“爱民糖果厂”,之后又并入上海冠生园,其主要产品就是“米老鼠奶糖”。到了 50 年代,批判崇洋媚外思想,“米老鼠”毕竟“产生”在国外,难免有所嫌疑。再加之当时的爱国卫生运动中兴起了“除四害”,老鼠作为四害之首,人人喊打。冠生园不得不担心“米老鼠”的形象。他们决定再选择另一种卡通形象作为产品的品牌,这时他们想到了兔子,形象活泼、幽默风趣、天真善良的兔子无疑是一种“正面形象”,于是就请上海美术设计公司设计了一种以大白兔为核心的包装。 1956 年,“大白兔奶糖”作为上海冠生园的一个新品牌问世了,它立刻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1959 年,“大白兔奶糖”作为自力更生的成果向国庆十周年献礼,接着开始组织产品出口,受到国外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当时在国外有一种说法:“把两块大白兔奶糖放到水中就可以泡成一杯牛奶”,可见“大白兔”质量之高,信誉之佳。此后几十年里,“大白兔奶糖”不断改进质量和包装,形成了独特的配方和稳定保质的工艺流程,产品一直盛销不衰,成为中国的一大特色产品。 1979 年,“大白兔”荣获国家银质奖, 1992 年又被评为中国十四大驰名商标中唯一的一个食品类品牌。

  二、痛失“米老鼠”

  由于没有产品整体观念,没有品牌意识,冠生园一直没有把“大白兔”和“米老鼠”进行商标注册。有段时间,国内外有不少厂家假冒“大白兔”和“米老鼠”,争夺冠生园的市场,这也未能引起该厂的觉醒。 1983 年,一家来自广州的只会生产硬糖的糖果厂到上海冠生园来取经,善良的老师傅们手把手地把生产奶糖的技术教给他们。而徒弟回去后就开始生产奶糖,并且还从师傅那里顺手牵走了一个品牌形象——一只牵着三只气球的米老鼠。两年后,当冠生园想到要去注册“米老鼠奶糖”时,却意外地收到了一张驳回通知,原来南方的“徒弟”已经抢先一步,在几个月前把师傅的商标注册了。

  没过多久,又传来一个消息,美国的沃特·迪斯尼公司为了夺得“米老鼠”形象在中国的垄断权,以 4 万美元从广州那家小厂买下了“米老鼠”商标。冠生园这时才痛惜万分,区区 4 万美元,按当时的汇率只值十几万人民币,而从 ABC 糖果厂到冠生园,半个世纪为这个品牌付出的心血却一下子付之东流了。沃特·迪斯尼本是“米老鼠”名正言顺的“生父”,并且又通过法律手段正大光明地夺回了在中国的控制权,这时的冠生园只得忍痛割爱,舍弃了“米老鼠”这个著名的中国糖果品牌。

  三、拯救“大白兔”

  美国迪斯尼公司在买到“米老鼠”商标控制权后,又主动找到上海冠生园,表示允许冠生园继续使用该商标,但要求每年坐享利润的 8 %作为商标特许使用费。实实在在的、冷冰冰的数字似一记重槌,使冠生园震惊、痛心,痛定思痛,他们终于从梦中觉醒了。值得庆幸的是,当年的“除四害”使冠生园诞生了一只“大白兔”,而不至于倾家荡产。更幸运的是,当时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于深远考虑,为获得质量奖的国优产品保留了注册商标的权利,才使“大白兔”商标幸运地得到了注册。

  大梦初醒的冠生园在“米老鼠”的风波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他们在考虑如何保卫自己仅存的“大白兔”品牌。当时,对“大白兔奶糖”的假冒侵权行为十分严重,假冒产品遍及全国 17 个省市,并且跨国假冒,在泰国和菲律宾也出现了假冒的“大白兔奶糖”。另外,还出现“影射侵权”,即把同“大白兔”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文字、图形作为自己产品的名称和包装装潢,以图混淆视听,愚弄消费者。

  针对以上情况,冠生园开始苦苦钻研商标战术,决定把“大白兔奶糖”的整个包装分别作为 8 种商标注册,使一张糖纸和包装袋的任何部位都具有法律保护。同时围绕主商标,他们又设计出十几个近似商标,包括大白兔、大灰兔、大黑兔、大花兔、小白兔、金兔、银兔等等,都进行了商标注册,组成“立体防卫体系”,使“大白兔”商标成为一个“家族商标群”。鉴于包装装潢并不受商标保护,但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于是冠生园又决定建立商标注册与申请专利相结合的一个互补系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开阔的防御体系,防止任何假冒品牌向主商标靠拢。

  冠生园又进一步认识到,“大白兔”是一个公认的含金量极高的商标,如果仅仅把它局限在糖果行业而且还是特定的“奶糖”这一品种上,未免显得眼光过于狭窄。从长远利益出发,冠生园开始把自己的“大白兔”商标在与企业发展有关的所有领域进行超前注册。现在,不仅食品、服装、家具、钟表、自行车等行业,就连餐饮、通信、银行、保险等服务性行业,“大白兔”商标都拥有了一席之地。

  冠生园的全面出击并不是到此为止。当年的沃特·迪斯尼公司对“米老鼠”的垄断,也教会了“大白兔”到境外去“抢滩”,去占领国际市场。从痛失“米老鼠”的 1985 年起,他们就拿出大量外汇在境外注册“大白兔”商标。先是在华人聚居区,后来企业的决策者又提出:“凡是地图上有的国家,‘大白兔'都要蹦到那里去。也就是说要向一切现实的和潜在的出口国家和地区超前注册“大白兔”商标,谋求对“大白兔”的法律保护。今天,冠生园已在工业知识产权“马德里协定”的 20 多个成员国和另外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拿到了“大白兔”的注册证。

  四、让“大白兔”活”起来

  超前性的商标注册,只是为“大白兔”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而真正关键的是如何让“大白兔”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活跃起来。冠生园根据时代的变化,开始重新塑造这只兔子。过去的那只“大白兔”只是作为一种简单的商品符号,从未想过要它变化姿势。而今天,经过一番精心设计,一只以跳跃的兔子为主体,以大蘑菇为背景的崭新的“大白兔”商标诞生了。这个漂亮的兔子形象,不仅加深了中国人对老品牌的印象,也受到世界消费者的欢迎。美国人就把中国听装“大白兔”奶糖上那只活泼可爱的兔子当成复活节的象征。接着,冠生园又创造了 20 多种卡通大白兔的形象,有唱歌的、跳舞的、划船的、钓鱼的、开摩托车的、打球的、射箭的等等,都多姿多彩、美不胜收,“大白兔”终于“活”起来了。

  “大白兔”的决策者们的思考还远不止这些:“大白兔”品牌应逐步向“大白兔文化”过渡,给“大白兔”注入新鲜的精神活力,“大白兔”要走进青少年朋友的生活,成为他们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问题:

  1. 阐述市场营销学中完整的产品概念

  2. 生产企业尤其是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品牌?

  3. 文中提到,“大白兔”建立起自己未来的疆域。如果冠生园将其业务扩展到其注册的众多领域,你认为有何利弊?

  4. 冠生园不愿花钱购买“米老鼠”使用权,而宁愿花钱把“大白兔”注册到全世界,你认为此举是否明智?有何利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