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研室 首页 教学案例 电子商务案例 查看内容

天猫书城:平台商的标品管理蓝图

2012-9-21 10:54| 阅读次数: 3187| 发布者: 教研室

摘要:   如何简化出版社的入驻流程、压缩其入驻成本,成为天猫书城运营团队所首要考虑的问题。   在所有上线品类中,图书显得与众不同。   2010年8月,有人给当当网的藏书量做了个统计:将当当网上所有种类图书相加, ...

  集约化管理标品

  在跟明日聊天的过程中,他一再强调,图书的标品特性。

  既然是标品,就要用标品的方式去进行管理,因此,集约化、规模化才是天猫制胜的关键。

  然而,图书这样的标品,在管理上却完全不同于3C、家电等数码产品。由于图书单价和毛利都极低,物流成本高,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商超类所经营的日化产品。

  以当当和京东为例,同样的销售额,以图书为主的当当在订单量、仓储和人员成本上都要远远高于京东。

  在简简单单的页面呈现背后,明日要面对的,将是这样一连串后端的问题:如何简化出版社的入驻流程、压缩其入驻成本,成为书城运营团队所首要考虑的问题。

  由于出版社大多是国有企业,受制于行政干预,人员的编制很难有大的扩充,而其在仓储、发货、接单人员配备上适应的也是B2B的运作方式,很难做出大的调整。一家出版社运营的图书旗舰店,往往仅配备1到2人进行接单、发货,管理几百甚至上千个SKU,日接单能力达到80到100便已接近了极限。对于明日来说,简化出版社和小书商的经营难度,显得至关重要。

  明日表示,目前,商家一旦入驻,便必须按照流程进行店铺的装修、产品和品类结构的搭建以及图书信息的上传、录入。由于图书是精神性产品,在内容提供上需要尽可能地详尽,需要从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到目录甚至导读等各方面的信息,不可能像服装那样仅提供相应的颜色、尺码便能依赖图片解决,而如此大量的SKU,需要运营人员在对产品没有详尽了解的情况下建立起内容档案,即使出版部门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其难度仍然不小。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标品的图书,其产品信息往往并无太大差异,50个商家卖的同一种产品,在上传信息环节,何苦进行50次重复劳动?明日认为,在未来,这些重复劳动其实完全可以避免。他正计划着在天猫发展一批授信商家,通过授信商家提供统一的图书信息模板,从而简化小卖家的工作流程。

  举例来说,天猫正筹划着跟一些第三方平台数据库进行数据信息的对接,直观地说,在未来,天猫希望将后台的宝贝详情页面划分为公共板块和个性板块。在公共板块上,由授信商家将基础信息创建完,导入到天猫的后台中,而其他卖家在创建宝贝的时候,只需输入图书名称,后台将直接提示是否需要选用公共信息。如果卖家对公共信息所撰写的文案不满意,或希望将几种宝贝打包出售,也可选取个性化板块页面进行自主创建,这样一来,既能实现集约化管理,又能做到信息共享,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在天猫和淘宝上,最具有吸引力的,往往是那些年代更为久远、在书店已经下架的商品,对于这部分长尾商家,很可能信息库难以做到全面的覆盖。

  如何降低选择成本

  在天猫书城的未来设想中,集约化并不仅仅体现在商家端的后台信息录入中,更应该体现在帮助消费者端降低选择成本上。

  作为平台方,天猫首先要面对的,便是跟当当、京东在逻辑上完全迥异的商品管理模式。举例来说,当当的图书以自营为主,其图书销售排行榜,反映的是当当自采图书在一定时间段内销售的情况。而天猫书城所要面对的情况却复杂得多,需要天猫后台抓取各个卖家的销量来进行排行榜的计算。

  举例来说,即使作为畅销书,同一个版本的《百年孤独》,在不同的图书专营店,销量也呈现出很大差距。面对这样的复杂情况,天猫的图书排行榜采用的是聚合类的销售数据,也即聚合了所有商家销量之后的总销量。而倘若消费者点击进入页面,则会出现各商家的销售情况。

  然而,一份聚合的榜单并不是导购的关键,在图书的购买行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搜索书名关键词做出的。当消费者搜索《百年孤独》,单页list页面上提供了60个商品选择,而当页码多达18页时,往往会令消费者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不同商家销售的同一种产品过多,提高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大量的图书SKU更是困扰明日在商品管理上做出决策。

  据悉,目前天猫上共有7000万个SKU,而单单图书的SKU数量就达到了6000万,占据了SKU数的80%,由于不同卖家上传的同一种宝贝会重复计入不同SKU中,倘若排除掉重复计算,单品种图书种类大约在130万种,图书的SKU仍然占据天猫SKU数的13%。

  明日将商品管理确定为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希望通过改变目前搜索结果的展示方式,来达到更简便、更集约地为消费者提供搜索结果。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有可能做一些商品的聚合,比如当消费者搜索《百年孤独》的时候,搜索结果显示只会出现不同版本的《百年孤独》各一本,而当他选择完商品,进入二级子页面时,也不会出现五六十个商家,而是根据商品的价格、他所处的区域、以往的购物偏好,以及商家的 DSR评分,来提供不超过5个商家的选择。" 换句话说,如果以这样的方式管理,在未来,一个北京的消费者跟一个杭州的消费者,在搜索同一本书的情况下,很可能因为权重的不同,搜索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精简之后,作为消费者和卖家,都可以面对相对简洁的页面,而卖家也无需费尽力气从各渠道引流,甚至无需主动获取流量,只要简单地做好价格和物流配送服务,自然会出现在精简后的搜索结果内。"

  事实上,天猫书城的这一想法并非首创,在此之前,亚马逊图书平台便已经付诸实施。倘若你打开亚马逊的页面,搜索《浪潮之巅》这一类的畅销书,由于是亚马逊直接供货,因此在展示页面的主要位置上,便会显示可供消费者直接下单的价格、作者简介、图书描述等信息,消费者可直接下单。而在页面的右侧,亚马逊则提供了入驻书商的图书价格信息和运费信息,方便消费者进行比较;而对于那部分亚马逊不做自营的长尾图书,如《摆脱恐惧和共生的方法》,检索页面则在展示图书信息的同时,直接引导消费者进入二级子页面中选择商家。

  问题的焦点集中于:当页面展示的机会变少,那些既无价格优势、又无综合评分优势的卖家,可能面临着流量获取上的瓶颈,而天猫该如何通过一系列算法来实现流量的资源配置?针对这一问题,记者也曾致电亚马逊方面,希望获取经验,然而,由于涉及公司经营细节,亚马逊并未给出答复。

  另一方面,在图书商家的营销策略中,组套销售是非常常用的技巧,既可以降低配送成本,又能够提升客单价,7本的《明朝那些事儿》倘若打包成一个商品来卖,在这样的情况下,搜索结果又应该怎么呈现?

  坦白地说,对于这些复杂的情境,天猫书城的思路尚未清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