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是洋快餐的首要利器。然而,随着洋快餐在中国推出一系列的本地化经营策略,特别是为适应中国人的的中餐习惯,增加了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不禁的问:洋快餐还姓“洋”吗?让我们在享受洋快餐的同时,深切体验一下跨国公司所奉行的“全球化战略和本地化经营”的理念。 洋快餐的中国轨迹 洋快餐在中国快餐市场已占有重要位置。麦当劳的平均营业额是中式快餐店的160倍,肯德基在一年从中国“啃”走20亿。有关人士认为,面对洋快餐的不断进取,中式快餐在解决融资、营销、管理体系等一连串问题的同时,首先要实现规模化经营,其次要本着“顾客的需求就是商机”的观念,树立全方位的服务经营理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表1:麦当劳中国扩张历史 1990年 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业 1991年 北京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开业 1993年 广州、佛山、东莞、厦门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开业 1994年 上海、天津、福州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开业 1995年 武汉、南京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开业 1996年 珠海、中山、大连、扬州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开业 1997年 沈阳、嘉兴、青岛、泉州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开业 1998年 惠州、长沙、江门、黄埔、汕头、顺德、南海、江阴、宁波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开业 1999年 济南、合肥、成都、长春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开业 2000年 哈尔滨、南宁、郑州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开业 (资料来源http://news.fm365.com/caijing/caijinga/20020624/854745.shtml) 在北京麦当劳和肯德基已经分别开设了连锁店3家和90家,同比增加14家和17家店铺。与此同时,由于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了亏损,麦当劳不久前作出了在全球关闭250家连锁店的决定,但同时宣布从现在到2003年,每年确保在中国新开100家店。 肯德基隶属于世界最大的餐厅集团百胜全球餐饮集团。这家集团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等著名品牌,在全球拥有总数超过3万家的连锁餐厅。2000年,其餐饮品牌在全球系统的营业额总数超过220亿美元,居世界餐饮业之首。 肯德基是从1987年开始进入中国餐饮市场,当年还在北京前门开设了在华第一家快餐店。从此,以北京为起点,肯德基在中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仅在过去11个月里。肯德基就在包括中国西部的甘肃兰州、北部的黑龙江齐齐哈尔在内的众多城市中又增开了100家肯德基餐厅,新增餐厅总营建面积达4万平方米,座位1万6千多个,总投资额达人民币3亿多元。百胜餐饮国际集团大中国区总裁苏敬轼2002年10月12日在北京宣布,百胜集团在中国开设的肯德基餐厅已突破500家,遍布中国近130个城市。 肯德基2001年10月份在中国突破了500家店以后,不到4个月时间又开了100家店。百胜全球餐饮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诺瓦克宣布肯德基的目标是每年要为中国消费者开150家店。 百胜全球餐饮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诺瓦克自豪地称肯德基已经遍布了除西藏以外的中国的每个省市,每年以25%的速度在增长,今年年底前肯德基的餐厅将遍布中国130多个城市。诺瓦克认为中国是最适合餐饮业发展的市场,因为中国人愿意接受新概念、新口味。他告诉记者今年预计必胜客餐厅会增开25家到30家,而且他还将在2002年或2003年把百胜餐饮的第三大品牌Taco Bell(墨西哥式食品)带到中国。 麦当劳方面对这一消息未予置评。据了解,目前麦当劳在全国餐厅总数为380多家,在北京近70家。虽然两家洋快餐在中国市场明争暗斗,但最终结果却是双赢:据国家统计局新近统计数字显示,洋快餐在中国快餐市场已占有重要位置。麦当劳的平均营业额是中式快餐的160倍,肯德基则一年从中国拿走20亿元人民币。去年一年,麦当劳在北京买了6.3亿元、肯德基卖了5.6亿元,二者占去全北京餐饮业营业收入的13.85%,牢牢占据了前两位的位置。两大洋快餐在竞争中求得共赢。2002年前7个月,麦当劳和肯德基缴纳的营业税已经占到全市快餐业缴纳营业税的76%。面对两大样快餐的促销战,中式快餐无疑感受到了强大的挑战。 2002年11月5日,肯德基为其在京的第70家店搞了个隆重的开业仪式。全球最大的餐饮集团、肯德基的“上司”环球百胜餐饮集团董事珍妮特·瓦格纳女士特地从美国专程“飞”来,庆祝肯德基拥有店铺的数量成为京城快餐业第一。同样因为第70家店的落成,备受京城百姓关注的洋快餐“肯麦之战”中肯德基以1店的优势暂告领先。 国家统计局新近的统计数字显示,洋快餐在中国开餐市场已占有重要位置。麦当劳的平均营业额是中式快餐店的160倍,肯德基营业额一年从中国“啃”走20亿元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