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华超市初创于1991年5月。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1991~1995的初创阶段;1996~1997的调整阶段;1998年至今的重组扩张阶段。联华超市在1997年拥有30家连锁店、24亿元销售额,到2000年11月底已拥有950家网点和100亿元的销售额。公司以低成本运行和目标管理为核心,在资本运作、市场拓展、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了领先优势,成为全国连锁超市的领头羊。 联华超市在最初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对资本运作模式的选择,其最初门店的建立都是银行贷款及政府贴息的结果,走的是一条负债经营的发展道路。1996年联华超市进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通过资本投资,建立控股合资子公司,在原先直营店的基础上不断向其他空间扩张。继将上海陕北超市、新新超市、宏良便利、百家便利等门店纳入旗下后,又并购了排名位于前二十位的永昌超市。1997年,联华超市实行改制,正式组建了“联华超市有限公司”,并引进境外资本8000多万元人民币,吸引了诸如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等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的参股。同年,与法国顶级连锁超市“家乐福”合资组建了联家超市,在上海率先开出了超市大卖场,并在扬州、南京、杭州以及上海市区和郊区成功组建了数个联华控股有限公司,使其规模迅速扩大。在此基础上,1999年底联华超市又与南京的长江超市实施资产重组,一举纳入其拥有的十家超市。同期还接收了为民超市的48家门店和天天配送公司。联华的规模呈几何级数般的迅猛膨胀。 在规模效应日益明显的同时,联华超市还积极探索着超市业态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在全力巩固和发展800~1000平方米标准食品型超市的同时,联华超市在部分中心城区和郊县开出了2000~3000平方米左右的综合型食品加强超市,配备商品15000余种,形成了食品超市与百货商店的混合体,并在部分城乡结合部开设了10000~30000平方米的超市大卖场,极大地满足了“双休日”大众消费的需要。此外,联华超市有限公司还将联华便利店的发展视为其主力业态延伸的新兴业态,形成了多元业态的经营网络。 “顾客第一,唯一的第一”是联华超市的经营理念。注重个性化的经营特色是联华超市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1995年12月,联华超市抓住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的契机,在上海的连锁超市行业中首先引进了生鲜食品的经营。1996年3月,联华超市建立了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1997年联华超市又有意识地将生鲜食品的经营与市政府的厨房工程贴近,在山东、浙江、河南、河北、江苏等地开发了生鲜食品基地,初步建成了全国采购网,先后建立了肉食品、鸡蛋、副食品等生产供应基地,开创了超市与园艺常定向种菜的先河。从联华近年来的实践看,其个性化经营模式成功地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建立并依托生产基地,实现了由原来多个环节向产销对接的转变;二是突破了传统的商业经营体制,实现了由单一零售商业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转变;三是冲破了商业无科技含量的旧观念,实现了由低层次的商品供应向蕴有科技含量的转变。 此外联华超市在品牌经营过程中,也注重以贴近日常消费的生活日用品为切入点,以同样的品质,不一样的价格为核心,通过工商联手、定牌监制的方式,开发了一批联华品牌的日用纸制品系列和日用小商品系列。开发品牌、提炼品牌、形成品牌、联华的品牌战略推动了联华的规模经营,又扩大了联华的无形资产,形成了联华超市规模经营的整体优势。 思考题: 1. 联华超市在战略管理上注重哪些因素? 2. 试描述“战略”的概念? 3. 联华超市在销售商品的同时,增加了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和开发食品生产基地等建设项目,运用的是( )战略。 A. 水平多角化 B. 同心多角化 C. 集团多角化 D. 前向一体化 4. 多角化增长战略企业成长方式主要有:( ) A. 同心多角化 B. 水平多角化 C. 垂直多角化 D. 集团多角化 E. 技术更新(多选) 5. 下列哪些属水平多角化增长战略?( ) A. 原来生产化肥的企业又投资农药项目 B. 牙膏厂在原先生产牙膏的基础上现在投资生产牙刷 C. 汽车制造厂现投资生产拖拉机 D. 彩电生产厂现投资生产音响 E. 食品生产厂现投资开发房地产(多选) 更多市场营销教学案例可查看:市场营销教学案例专题 更多电子商务教学案例可查看:电子商务教学案例专题 更多电子政务教学案例可查看:电子政务教学案例专题 更多综合物流教学案例可查看:综合物流教学案例专题 更多工商管理教学案例可查看:工商管理教学案例专题 更多国际贸易教学案例可查看:国际贸易教学案例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