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捆绑战术 微软依靠其强大的综合实力,捆绑销售各种产品,来抵御某一方面的竞争对手,有一个市场不错的产品来带动相对弱势的产品。假如假如市场新推出一个不错的浏览器产品,可是广大的电脑用户在买电脑的时候,电脑里已经有IE了。那这款新产品只能通过免费下载来获得市场份额。所以火狐浏览器或者新推出的iQ浏览器很难盈利,不盈利就没有生存发展的机会。 2. 联盟战术 微软是世界跨国巨头,在资金、技术、和官方资源方面不是国内任何一家公司所具备。他能够同时联合其他硬件生产企业,控制整个市场。比如戴尔、惠普以及国内的联想都是他的合作伙伴,所以要想和微软在软件行业内竞争就是和英特尔、戴尔等国际巨头集团竞争,要想在这样的市场活下去,只能捡微软丢下的鸡肋。 3. 打着知识产权保护的旗号,打击弱小的竞争对手。从2002年起,美国法院要求微软,公布其系统和部分软件的源代码,以降低其他软件公司开发基于windows的软件时的费用,并对其做出了相应的处罚。并对其做出了相应的处罚。 鲍尔默明确表示,未来微软将收购规模较小的公司,每笔收购金额约在5000万美元到10亿美元之间。从收购重点看,微软将继续奉行“补短板”优先的原则,只要能弥补微软现有产品不足,或延长微软未来产品线,并且具有较大的价值空间,就会成为微软的收购对象。 更多市场营销教学案例可查看:市场营销教学案例专题 更多电子商务教学案例可查看:电子商务教学案例专题 更多电子政务教学案例可查看:电子政务教学案例专题 更多综合物流教学案例可查看:综合物流教学案例专题 更多工商管理教学案例可查看:工商管理教学案例专题 更多国际贸易教学案例可查看:国际贸易教学案例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