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研室 首页 教学案例 市场营销案例 查看内容

奢侈品牌LVMH中国渠道之变

2011-5-25 11:53| 阅读次数: 2367| 发布者: admin

摘要: 近日,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意外陷入“诚信”风波,由于“涉嫌单方毁约”被杭州一家特约经销商告上法庭。而在日益凸现的奢侈品与渠道商争执的背后,是相当多的奢侈品正逐步抛开“引路人”,回收代理权,开始自己 ...

  近日,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意外陷入“诚信”风波,由于“涉嫌单方毁约”被杭州一家特约经销商告上法庭。而在日益凸现的奢侈品与渠道商争执的背后,是相当多的奢侈品正逐步抛开“引路人”,回收代理权,开始自己整合渠道并运作市场。

  【案例简介】

  近日,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意外陷入“诚信”风波,由于“涉嫌单方毁约”被杭州一家特约经销商告上法庭。而在日益凸现的奢侈品与渠道商争执的背后,是相当多的奢侈品正逐步抛开“引路人”,回收代理权,开始自己整合渠道并运作市场。

  【案例目标】

  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与运用:

  1. 渠道冲突的基本理论与危害;

  2. 品牌零售店的基本业态及其特点;

  3. 制造商如何解决渠道冲突;

  4. 零售商如何面对渠道冲突。

  【案例问题】

  1. 什么是渠道冲突?该案例中冲突属于哪类冲突

  2. 杭州“迪奥”授权专卖店属于哪一种的渠道组织形式?

  3. 对于LVMH直营店的渠道形式,其渠道层次为几?直营店渠道形式有什么优缺点

  4. 对于LVMH这样的渠道策略的变化,类似于其特约经销商——杭州杭州宝亮科仪有限公司这样的渠道成员,该如何应对?

  【案例资料】

  LVMH惹官司

  最近,LVMH集团旗下的名表豪雅、迪奥的特约经销商——杭州宝亮科仪有限公司,将LVMH旗下负责钟表珠宝业务的香港公司告上法庭,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800万元,引起业界关注。

  据宝亮公司总经理应连平介绍,在经历了与LVMH一年的艰苦谈判后,2006年1月22日,杭州“迪奥”授权专卖店开业。而在3月底,LVMH旗下负责钟表珠宝业务的香港公司上海代表处口头告知“关掉这个店”。5月、7月经历两次口头谈判没有结果,8月份LVMH方面停止供货。

  “也许是因为LVMH集团对开设迪奥授权专卖店的思路出现变化。”应连平告诉记者,目前杭州店是LVMH中国唯一的“迪奥”授权专卖店,而其他都是直营店。

  “一般大集团旗下的重点品牌都会采取直营店的模式,如LV(路易威登)是完全采用直营店,它除了交场地租金,所有店铺的经营管理都直接由总部领导,这样有利于在管理上维持标准。”从事奢侈品公关服务的上海美艾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欧阳晶晶分析。还有意大利顶级男装品牌杰尼亚在中国大城市的店铺基本上是自己做,只有三线城市是加盟店。而卡地亚采取与运营商合作的方式,由卡地亚公司负责店铺的监管。

  而应连平也透露,实际上LVMH旗下的重点品牌采取的是直营概念,“几乎只要开店就一定能赚钱,因此很少会让给经销商做”。他们一般会把某一个系列产品给经销商做,如豪雅表在中国知名度还不高,而迪奥品牌的手表也还在寻求突破。

  奢侈品中国路径

  不同的奢侈品牌在投入、策略上都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奢侈品回收代理权、自己运作渠道的趋势日益明显。

  “一般品牌刚进入中国市场时,由于不了解市场,需要有人来帮忙开发、管理,所以会选择一个代理商,来协助他们开拓市场、布局网点、统一物流。随着品牌对市场了解的加深,它们就会选择自己运作,从而降低品牌的经营风险。”行业人士杜熙分析。

  据记者了解,瑞士名表万宝龙在2005年10月把中国15个城市的市场接收回来,关掉了十多家店,并逐步对其他城市的店进行整合。而万宝龙收回代理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已经在中国建立了成熟的销售网络。此外,目前有几十家奢侈品牌在中国成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准备自主做市场。

  实际上,奢侈品牌通常认为代理商会完全以自己的利益来考虑品牌的拓展问题,从而不利于品牌的真正树立。如皮尔·卡丹通过国内的代理商迅速开店,并利用大量广告、打折降价活动以及产品供应量的剧增,把品牌做得人所尽知,也因此突破高档市场从而进入大众渠道,代理商虽赚了不少钱,但后果是品牌多年积累起来的形象毁坏了。

  对于品牌本身来说,它们希望能细水长流,成为一个常青的品牌,而对大部分代理商来说,它们更希望能马上见到业绩和利润。“而双方诉求的不统一,使部分品牌逐步地取消代理商层级,自己控制物流、市场拓展和推广。”杜熙补充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