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 本案例主要介绍亚都环境科技公司展开公关活动的原因与策略。1991年针对亚都在天津市场销售不良的表现,发起了一次公关活动,在多家报纸媒体上刊登相关信息,活动的实施推动了 “亚都”进一步全面了解了市场和消费者特点并赢取了天津市场的胜利。 【案例目标】 1、通过本案例的学习,了解公共关系活动对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削除和处理对企业不利的谣言、传说和事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公共关系活动的展开主要是利用信息沟通的原理和方法,其成本比广告成本少得多,而结果往往比广告产生的效应更轰动。 3、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合营销传播中广告、营业推广与公共关系之间的相互配合及其促销效果的加强。 【案例问题】 1、 “亚都”加湿器为何受阻于天津?它是如何设计公关方案的? 2、 “亚都”公司采用公关促销方式除了增加销售外,还会产生哪些营销效果? 【案例资料】 “亚都加湿器” 是由北京亚都环境科技公司总经理何鲁敏发明的。他的出现说明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了新的市场需求。“湿度”对人们来说,是和“温度”同样重要的生活指标。人类生活最适宜的相对温度是45%~50%,而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冬季室内的温度通常只有10%~15%。超声波加湿器的功能和价值就在于利用超声波原理,为人们营造最佳湿度的“小气候”。亚都加湿器就在此时应运而生,并迅速风靡北京,其热销之势压倒了同行,销售额占首都小家电市场零售总额的38%,连续两年首都市场总销量均突破4万台。冬季旺销季节,日销量达500台以上,在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达93%。然而,“亚都加湿器”在北京如此畅销,可在天津却受到了冷遇,连续三年,总销量仅400台。这令总经理何鲁敏很困惑:京津两地,气候、纬度、居民的收入水平等均差不多,何以“亚都”在天津闻者寥寥。 公司总经理请来了市场专家、传播专家、公关专家、广告专家共同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亚都”在天津缺乏公共关系活动。于是“亚都”公司从了解市场消费者着手,了解天津的生活,了解天津的购物情形,咨询天津顾客的购买心理,请来天津发行量占前12位的报社营销人员,比较他们的发行范围、广告价格、广告周期、广告风格……经调查,做出了“亚都加湿器向天津市民有偿请教”的活动方案。1991年11月15日、16日在《天津日报》、《今晚报》、《广播节目报》的最显著的广告位置,“亚都有偿请教”的广告语,充满了人情味、知识性,向天津市民诚挚地请教为什么“亚都”不能畅销天津。选择15日、16日两个日期推出广告,可谓用心良苦。11月15日是天津市统一供暖的日子,16日是周末,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提出“干燥”“湿度”等概念,易于理解,便于一家人商议。11月17日,星期天,40名经过专项培训,做好充分准备的公关人员,等在天津各大商界,身佩绶带,向过往的顾客散发“有偿请教”的各类宣传品,回答人们提出的“人工环境”、“湿度与健康”等方面的疑问。这样,“亚都”成了天津人的话题,10天里,发出各类宣传品14万件,接触了60万人次的天津市场顾客,收到1200多封消费者来信,具有建设性意见的有4000余条,计80多万字,为“亚都”出谋策划。 “亚都”公司趁热打铁,继续推出新的招数:向1200多名来信的消费者回复“感谢函”,随函寄出“感恩卡”,该卡可特价购买“亚都”家湿器一台;在天津国际商场举办公开答谢活动;将1200多名消费者按姓氏笔画刊登在《今晚报》上,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经过这次公关活动,“亚都”在天津家喻户晓,据统计:“亚都”超声波加湿器两个月在天津市场的销售量达4000台,相当于3年销售量总合的10倍。 参考文献: 1、 谢海峰等. 亚都科技:19年“努力做好一件小事”. 《销售与市场》2006年第7期 2、 刘仲康. 亚都何以高速成长. 《销售与市场》1998年第10期 更多市场营销教学案例可查看:市场营销教学案例专题 更多电子商务教学案例可查看:电子商务教学案例专题 更多电子政务教学案例可查看:电子政务教学案例专题 更多综合物流教学案例可查看:综合物流教学案例专题 更多工商管理教学案例可查看:工商管理教学案例专题 更多国际贸易教学案例可查看:国际贸易教学案例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