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研室 首页 教学案例 市场营销案例 查看内容

营销经理:提防老板秋后算账

2011-5-25 11:52| 阅读次数: 717| 发布者: admin

摘要: 目前,T企业在王总的带领下,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国内陶瓷界响当当的领军企业。这样一位为企业立下汗马功劳的老总,怎么就会为了一件两年前的事情突然“被辞职”呢?

因为一件两年前的事,王总体面地“被辞职”了。这位王总操盘T企业7年,该企业的销售额每年增长30%,这个速度在整个行业基本上无出其右。
要知道,T企业是半路出家转入到陶瓷行业的,当初完全是外行。在王总之前,老板曾经让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潘总出任总经理,没想到差一点把企业带向破产,王总也算是临危受命。


目前,T企业在王总的带领下,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国内陶瓷界响当当的领军企业。这样一位为企业立下汗马功劳的老总,怎么就会为了一件两年前的事情突然“被辞职”呢?


这要回到2008年。
2008年,王总为T公司定下的口号是“奋进2008”。从这个口号上的字面意思来看,T公司在这一年内要全面冲击市场。从T公司的市场情况来看,北京、上海等大部分核心市场的地位已经相当稳固,但是,在一些省会市场(如石家庄),在竞争对手的阻击之下,久战不下。
陶瓷这个行业比较奇怪,地市级市场的经销商往往盯着省会,如果省会市场没有经销商,下面的地市级市场就很难开拓。
实际上,虽然公司的销售额在不断增长,但2008年对于T公司并不轻松,终端市场价格一次次失守,销售增长也对促销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面对老板每个月看完销售报表之后的脸色,营销部门更加的促销冲量,杀价竞争,疲于拼命。
王总也急于找到市场上新的销售增长点。
  
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2008年3月,T公司和石家庄凤翔建材签约,签约之后,凤翔建材承诺3个月之内建设成800平方米的T品牌专卖店,同时,将原定于使用其他品牌瓷砖的一个大型工程改用T瓷砖,工程标的额470万元。
凤翔建材是石家庄建材市场第一大户,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王总预计:两家携手,必将带动T公司在河北市场的发展,那么河北市场这片死棋就算下活了。河北市场活下来,至少能给公司创造将近8%的增长。

没想到的是,凤翔建材承诺的这个工地和800平方米的专卖店,给王总今后的辞职埋下了种子。

凤翔建材和T公司确定了A产品,公司的供货价为39元/平方米。2008年4月,第一批产品送往工地。但一个月后,要提第二批产品时,T公司却单方面提价,把凤翔打了个措手不及。原因是这样的:当年5月,原材料涨价,燃油价格同时上涨,39元/平方米已经不足成本,所以供货价由原来的39元/平方米提高到44元/平方米。


近几年,陶瓷产品的工程项目难度越来越高,诸如尾款难收、公关费用太高等原因,很多中小经销商宁可放弃。即便是凤翔这样的大商家,也是如履薄冰。凤翔和工程方的供货价格是写在合同里的,不可能提价。这一次价格变动,会使凤翔净损失过40万元(占工程预算的9%)。
摆在凤翔建材面前有两条路:


一、停止供货。这不仅使首批供货的18万元余款不能收回,还会恶化凤翔建材和工程承建商之间的关系。而工程承建商是凤翔建材合作十几年的老客户,即使亏本,凤翔也不可能这么做。


二、以终止合同的手段威胁厂家在价格上做出让步。凤翔知道,一般来讲,陶瓷厂家定价权不是在营销部门,而是财务部门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定出价格后,直接通知营销部门执行。价格一旦经过老板审批,营销部门要想不执行,很难。
权衡一下,第一条路肯定走不通,第二条路总归还有一线希望。于是,一个《关于凤翔建材某工程价格的申请》传真到了王总的办公桌上,凤翔建材威胁道:如不调回原价格,将终止向工地供货,并解除合同,不再建设专卖店。
事关整个河北市场!如果凤翔撤退,以凤翔在石家庄的影响力,恐怕两年之内没有任何商家敢接手。为了表明重要性,营销总经理王总亲自将这份申请拿到老板的办公桌上,并苦口婆心地说服。


但是,直到工程供货结束,甚至两年后王总离开公司,这份申请还在老板的办公桌上。老板当时的借口是:正忙于公司股权的纷争,没有心思处理,你自己想办法。


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剑走偏锋。


在王总的心目中,凤翔绝对不能因此丢掉。一旦凤翔建材撤回代理合同,专卖店将无法建在石家庄;没有了石家庄的样板市场,也就没有对河北省的示范作用,那么河北全省的营销网点就不能顺利建成,当年销售提升30%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现在,工程价提高之后再降低,没有可能了。财务部那些大爷们从来就喜欢和营销部门唱对台戏,只能自己想办法。那好,现在要敦促凤翔建材先把专卖店建起来,一旦专卖店建起来,上百万元的投资下去,等于把凤翔先扶上了马,再下来就难了。


根据T公司的经销商专卖店政策:专卖店由T公司市场部设计,经销商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然后T公司派人验收,验收合格,省会城市T公司将给予500元/平方米的额度补助,特殊城市可提高装修补助。专卖店政策的执行权力归市场部,市场部向王总汇报。

好,有政策就有对策。经过分析,王总确定了以下方案:
1.凤翔建材原800平方米的专卖店按照1200平方米设计,但凤翔公司按照原有面积800平方米施工,补助标准按照1200平方米发放。
2.每平方的补助标准由500元/平方米,提升为600元/平方米。
按照原来500元/平方米、设计面积为800平方米的计算标准,凤翔只能得到40万元的装修补助。新方案之下,凤翔专卖店却可以得到72万元的补助。
好一个狸猫换太子的暗箱操作,这一来一去,就有了32万元的空间!
也就是说,凤翔建材本次工程利润的损失,大部分将会在专卖店装修补助中补回来。对T公司来讲,专卖店可建成,河北有希望;对凤翔建材来讲,虽不能全额挽回损失,但这个方案损失最小。


最终,两家顺利携手,问题终归圆满。两年过去了,河北市场2007年全年销售额240万元,2009年达到1030万元,几乎翻两番。
市场发展如此显著,暗箱操作的事情,在大家的脑海里很快就淡忘了。

冰山浮出水面

2010年1月,T公司成立督察部,据说是为了改进市场工作、促进良性发展。而且,很多陶瓷企业也都立起了这样一个部门。


但是,企业的一个部门的功能,不能看它的名字和口号,而要看它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所行使的职能。


督察部归老板助理负责,然后又对老板汇报,其作用不言而喻。而这位老板助理正是王总当政之前的营销总经理潘总,他差点把整个企业弄没了,才被老板换下来做为助理,分管行政和后勤,最近几年,看着T公司在王总的带领下一路高歌,嫉妒之心溢于言表。


说来实在奇怪,老板助理带领下的督察部查的第一个案子,就是2008年石家庄专卖店装修的暗箱操作。


督察部成立后的第二个月,在凤翔建材没有丝毫防备的情况下,督察部到了石家庄店面,实地丈量面积,发现400平方米的差距!面积差额之大,全国罕见。而且,根据店面的装修情况,督察部轻易判断出来:凤翔建材专卖店存在着严重的偷工减料现象,不能满足600元/平方米的补助条件(这自然是凤翔为了弥补两年前工程项目损失所为)。


经过一系列考察,督察部出具了一份《关于2008年石家庄专卖店营私舞弊案的调查报告》。该报告以非常“公允”的语言,写清楚了事实,但是,对出现这一舞弊的原因、背景却只字不提。因为,只要事实就足够了。


2010年4月份,市场部经理率先引咎辞职。
不久之后,公司内部传言:王总多年来,利用职务之便,肆意侵吞公司资产。
6月份,营销总经理王总终于提出辞职。老板批准了王总的辞职申请,作为补偿,补发了王总半年工资。
  
简单事情的背后往往不简单


故事到这里应该结束了,但是我们禁不住要问一个问题:督察部成立之后,为什么第一件事就是查石家庄舞弊案呢?是被授意还是偶然?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要从T公司的内部管理上入手才能找到。


上面提到,T公司是从其他行业转入陶瓷的,王总临危受命,7年以来,公司业绩飞速增长。飞速增长的业绩不仅和王总自身的能力密切相关,也和老板的充分放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营销部门虽然没有定价权,不能干涉财务运作,但是除此之外,老板在市场操作方面完全听命于王总。


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营销部门从副总经理到业务经理,从市场部经理到展厅设计师,多数都是王总的旧属或亲朋,再或者是旧属的亲朋好友。


王总甚至在营销会议上讲:“我们打工的,只要紧紧地抓住了市场,老板才知道离开咱们就搞不定,咱才能和老板谈条件。”“老板每个月只看报表,我们只要保证业绩在增长,大家就有好日子过。”


权力往往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尤其是无节制的权力。


在这种情况下,专卖店装修舞弊案轻易蒙混过关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一个的非亲信人物被排挤出了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和迅速膨胀的销售增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越到后来,越需要透支公司的资源才能实现业绩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老板讳疾忌医,敢怒不敢言。


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T企业的老板。这是一个曾经在其他两个行业做到全国第一的老板,这是一个身价几十个亿的老板。这样一个老板,完全没有治理公司的经验?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除了王总和其亲信之外,任谁都不会信。


在不断的胜利面前,王总不知何时开始头脑发热,开始把老板当傻瓜。可以说,执政7年之后的黯然离去,和他自身的骄矜脱不了关系。


其实,T公司的老板一直没有闲着。2009年,公司的业绩仍在增长,但是,增长依靠的是持续促销的拉动来实现的,销售增长和企业利润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大,老板对这种情况不可能熟视无睹。


2009年一年时间,轻易不下市场的老板几乎每月都要下市场转一圈,他发现公司的市场基础已经稳固,网络基础已经健全,但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危机:经销商的抱怨在增加,市场管理漏洞百出;面对竞争对手的进攻,T公司显得招架乏力。


老板意识到,到了依靠管理来向市场要效益的时候了,如果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销售增长迟早会停滞。到时,经理人可以随时跳槽,但企业是自己的。过河拆桥也好,卸磨杀驴也罢,要改变这种局面,首要的问题是除掉王总。王总在这里,营销部门盘根错节的关系就几无撼动的可能。


但老板毕竟是老板,让王总滚蛋必然要给他找到一条罪状,这样才显得更冠冕堂皇。而王总经手的很多事情,不是老板没看到,而是他能容忍。
再后来,老板开始了他的部署。于是,督察部成立了,调查报告出来了,罪状也定案了,而且还是借“老板助理”、王总的前任的手轻松搞定。
没想到的是,这时候出来一个市场部经理顶罪,王总还是不愿走。于是,公司里的传言“烟幕弹”陆续放出,意思就是:再不走,继续查!

事件后……

T公司石家庄装修舞弊案是王总一手炮制的,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显然不是出于私利,而是为了市场大局,但最后却成为自己黯然离开的借口。


而老板之所以紧抓着这件事情不放,并不是因为先有石家庄装修舞弊案本身,再有王总的辞职;而是因为老板已经下决心让王总辞职,才有石家庄舞弊案。


之所以这样,对老板来讲,是因为公司增长已经到了极限,王总的使命已经完成,该是秋收的时候了。


对于王总来讲,不能因时而化,多年的业绩增长让他归功于自身,却不知道当业绩增长和公司增长产生矛盾时,业绩增长就没有了意义。老板只能选择公司增长,王总做不到,只能被秋后算账。


接下来的事情,王总离开T公司,公司的督察部并入后勤管理部。老板从台资陶瓷企业高薪聘请了刘总,该公司在业界以管理正规而闻名。于是,王总原来的部属大部分被遣散,公司的正规化管理开始逐步建立。


2010年,T公司的销售出现了负增长4.6%,但是,在年末的全体年会上,老板形象地告诉员工和经销商:“我们现在蹲下来,是为了明年更好地起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