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联通是一家综合性的电信运营商,它在国内的重要竞争对手是从原中国电信拆分出来的中国移动,无论在规模还是效益上都和后者有不小差距。
现在,中国联通的发展到了关键时刻,一个新的项目——CDMA,给了它挑战中国移动的机会,这关系到公司在未来移动通信市场的地位。联通CDMA项目是国务院授权的唯一负责CDMA网络建设的项目,但又因为被多次叫停而错过了建设的最佳时间。当2001年底,CDMA网络建成时,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已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而竞争对手中国移动已经发展壮大。
目前,联通和中国移动都有庞大的GSM网络,市场发展已经成熟。与GSM相比,CDMA网络具有频谱占用率低、保密性强、话音清晰、掉线率低、基站覆盖面广、电磁辐射小等众多优点,并且可以平滑地过渡到2.5G和3G,还具有一定的运营与建设成本优势。从技术看,CDMA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从业务来看,目前联通2G阶段的CDMA与GSM并无本质的区别。因此,市场成为竞争的关键问题。
联通CDMA定位于中高端用户,其主要原因是从现有的GSM网络考虑。GSM、CDMA双网经营是国际性难题,联通需要平衡二者关系,避免两网抢夺客户。而联通GSM网络现有客户主要是低端客户,那么CDMA网络建成以中高端客户为主自然成为理想目标。从技术和市场角度来讲,CDMA的现存市场定位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它现在定位的“中高端用户”通常是移动通信业务的最早使用者,也是电信企业利润的最大贡献者。目前的情况是90%以上的高端用户已经建立了对中国移动的品牌忠诚,如果改投联通CDMA,不仅要换机,而且要改号,带来的不便令顾客难以接受。同时,考虑到目前的网络不完善和用户量小,2G阶段的联通CDMA实际可提供给用户的价值可能还要小于中国移动。因此,联通CDMA的市场定位成为争议最多的问题。
联想的CDMA开通后,经历了比如号码短缺、换机传闻、手机缺货价高等一系列问题,逐渐走上了正轨。但是,从运行结果来看,联通CDMA的市场表现与预期还有不小差距。而且,联通的市场定位似乎很难实现,并没有出现大批的高端用户从中国移动跳网的情况。有关数据表明,CDMA并没有成功地吸引中国移动的高端用户。当初联通设想CDMA的用户至少70%~80%是来自中国移动的中高端用户,现在看来可能大部分是来自新用户。
在“中高端用户”的市场定位下,联通CDMA采取了相应的营销组合策略,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变化。比如,在定价方面,CDMA在成本上比GSM有优势,而且有国家给予的10%的资费优惠政策,因此有实力实行低价策略去快速开拓市场,但是这与CDMA“中高端用户”的市场定位是矛盾的。如果选择高定价策略,那么一般来说最佳的方法是“撇脂定价”,但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早已经过了“撇脂”时代。又如,在广告方面,联通初期以“走进新时空,享受新生活”的形象广告为主,其后的广告诉求是“绿色,健康”概念。最近的广告则趋向多样化,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诉求“时尚”概念,像是瞄准追求时尚与潮流的青年一族。同时,CDMA品牌“绿色健康”概念的传播非常吸引人。但这些似乎与联通CDMA当初“中高端用户”的市场定位有一定偏差,这是否意味着联通对其用户定位有了些微调?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的情况也更加复杂。中国移动加强了自身的宣传和服务,开始用GPRS这一法宝对抗联通CDMA。新中国电信、新网通不仅在积极申请移动牌照,旗下的“小灵通”(无线市话)也开始凭借低廉的资费迅速蚕食移动通信的市场。中国联通面对着无情变化的市场,或许到了必须重新考虑前途的关键时刻了:联通CDMA的市场定位是否改变,如何改变?无论如何,中国庞大而快速增长的市场给了联通不少的信心,我们拭目以待。
案例思考题
1.联通CDMA项目最初的目标市场定位是什么?结合联通的GSM用户情况,说明公司在整体上采取的是哪种目标市场战略?
2.按照人口、心理、行为等细分标准去衡量联通CDMA的目标市场,有哪些特点? 你认为联通CDMA需要改变其目标市场定位么?如果改变,应该选择什么的定位?给出你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