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360谈恋爱,和腾讯结婚 DNSPod几乎成了互联网行业的隐形冠军。准确地讲,也许叫它“隐形亚军”更合适,它在国内域名解析服务商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万网。“一个网民平均一天要用26次以上我们的服务。”吴洪声说。 从生意的角度,DNSPod无法让人满意。它只能保证每个月不亏钱。在至少3年的时间中,DNSPod都是免费的,即使是帮它的上游、万网等域名提供商来做托管的时候也是如此。在大家的“建议”下,吴洪声推出了“120元收费版”,再后来终于有了上千元的收费服务。 当然,它的成本也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高。做DNS的确需要服务器和带宽。吴洪声的第一台服务器是向当年帮忙的第一家公司借用的,此后,它的忠实用户黄一孟送来几台服务器以示感谢和鼓励,还有一些客户也在借服务器给吴洪声使用。“一直是东家凑一点、西家凑一点支撑过来的。”在“暴风门”事件中,当时DNSPod有十几台服务器,被封的就是它在常州的主服务器。 2010年,客户陡增,其中包括很多游戏、下载类网站。这类“优质客户”为吴洪声带来了无限的压力,服务器数量不够,他有些撑不住了,服务质量开始受到影响。360找到吴洪声,借他30多台服务器救急,并提到了战略投资。 风险投资商对DNSPod普遍兴趣寥寥,但中国本土IT大公司对它却情有独钟。很早之前盛大也曾与吴洪声接触,“我看了下盛大之前的案例,好像死的挺多,所以拒绝了。”如今360找来,吴洪声感到了一片诚意,但由于360要运作上市,又无法迅速推进。 腾讯也对DNSPod有些兴趣,腾讯联合创始人张志东很早就关注了吴洪声。有天张志东给吴洪声打电话求投资,放下电话,半夜从深圳飞到北京与DNSPod的股东之一郭海滨见面,从深夜一直聊到天亮。当天早上他又坐了最早的班机,飞到烟台莱山机场见吴洪声。 对于投资、上市这些话题,吴洪声并没有想太远。“钱这方面还是比较次要的,我真正在意的是什么呢?DNSPod这个东西是我自己一点一点做出来的,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对比腾讯,被360投资会更有挑战,我怕DNSPod的产品会变样,怕品牌的名字都被改成 ‘360xxx’。如果我到了腾讯那里,可能只是一个特别小的项目,但腾讯承诺可以保留品牌,保留我独立运作的权利,硬件方面当然也可以支持。” 几个月前,吴洪声还告诉公司的兄弟们,DNSPod可能要被360收购。很快情况就变了,他把橄榄枝抛向了腾讯。 DNSPod原本在行业就低调,这个消息一直隐匿着,直到DNSPod的投资方之一绿盟科技向证监会提交创业板申报文件,曾向DNSPod投资15万元占股15%,并在2011年6月与吴洪声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的消息才披露出来。腾讯并非战略投资,而是全资收购,4000万人民币。 腾讯赞助了100余台服务器,客户量得以迅速增加。但吴洪声很强势,坚持独立运营。每年他都会与腾讯“过一下预算”,商量一下哪些业务可以做些战略部署,哪些业务最好不要去碰。没有KPI考核,“剩余时间我们都是自己玩,大的战略和他们提一下,很多时候我都先斩后奏。” 腾讯收购以后,由于DNSPod经常被黑客攻击,流量大起来,曾经把腾讯的业务给拖垮过几次。“我们算是腾讯的一个公益项目。很特殊,真的不挣钱。” 几年前,有朋友建议吴洪声做CDN业务,挣些钱再说。吴洪声一直拒绝,就像他拒绝收费:“对挣钱我没有强烈的意愿。” 与腾讯的交易,让DNSPod的价值一下子变成了4000万人民币。“(这个项目)算套现,但是钱肯定还没有到手。” 吴洪声说自己一直不太看重钱,他想要的是“做成一件事”。如今,DNSPod被成功卖掉,也算小有成就,他却开始与原来的圈子渐渐疏远了。“自己现在越来越忙,他们也越来越忙了,而且他们的事情越做越大。自己变得越来越低调,希望一个人安静一些,可能跟住在烟台有些关系。不想去显摆。比你做得成功的人多了去了,也没有几个高调的对吧?” 那个群依旧存在,里面有人在继续买跑车,有人去南极旅游享受生活。“这个群有个定律:某人在里面一直很活跃,忽然之间就不活跃了,那这个人肯定是发财了。” “回到当初,我为什么离开北京?突然觉得自己可以选择的东西太多,但是根本没法专心把一件事情给做好。在这个浮躁的环境里面,你不浮躁就成了一个异类,所有人都会用怪异的眼光看你:为什么有钱不赚?” 现在,围绕在他身边的是一群85后年轻人,很多都是90后。DNSPod的员工有20人左右,大部分是工程师。这些员工在上大学时有空就来实习,毕业直接过来。他的第一个员工是位个人站长,上大学时看到吴洪声的招聘启事,上面大意是,“在烟台工作环境好,想不想躺在沙滩上写程序一边躺着一边写程序,顺便看看美女增进一下灵感”,觉得挺有意思。现在这名员工是DNSPod的技术负责人。 不过多年做DNS让吴洪声养成了习惯,有时间就像“值班”一样坐在电脑前,去个洗手间都拿电脑进去。他和老婆喜欢去烟台周边的小岛或者马尔代夫,但除此之外,时间都放在工作上。“每次说出去轻松轻松吧,马上就有电话过来了。回公司做好准备要处理事情了,然后却发现又没什么事情。” 每个新员工进来,吴洪声都会和大家一起“传帮带”。他对大家强调,我们是在做一件影响中国互联网的事情。 “我希望把一个产品做到大规模,有足够影响力,在行业达到数一数二。在一个人30岁之前,能够做成一件事情,已经是非常难的了。” ------------------------------ 提问:你创业的动力是什么? 吴洪声:希望自己可以做成功一件事情。 提问:作为年轻创业者,你认为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吴洪声:内部管理。在小城市创业,能招到一个人就不容易,在管理中我非常担心员工流失。 提问:在公司或团队的管理中,你如何形容自己的位置? 吴洪声:救火的,也有点像管家。在业务方面,团队方面,甚至大家的个人情感问题上面,我都会帮帮忙。 提问:你心中敬佩的企业家是谁? 吴洪声:周鸿祎,他敢于做出改变。虽然有人说他爱搅局,但是他真的能让行业产生很大的变化。然后就是乔布斯。 提问:如果你有过多次创业经历,可否用几个关键词分别概括一下每阶段学到的东西? 吴洪声: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