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研室 首页 教学案例 电子商务案例 查看内容

凡客诚品:广告有态度,服装没态度

2013-1-12 09:46| 阅读次数: 2544| 发布者: 教研室

摘要:   如果陈年做这样一个梦,梦里大玩变身:他先是变身为曾经的乔布斯,作为创始人被自己亲手创立的公司驱逐出去,经过一番卧薪尝胆,然后戏剧性回归,大刀阔斧砍掉杂乱的产品线,聚焦几个最核心的产品,最终像“骨子 ...

  如果陈年做这样一个梦,梦里大玩变身:他先是变身为曾经的乔布斯,作为创始人被自己亲手创立的公司驱逐出去,经过一番卧薪尝胆,然后戏剧性回归,大刀阔斧砍掉杂乱的产品线,聚焦几个最核心的产品,最终像“骨子里是一家消费品公司”的苹果公司一样,坚守电子商务和服装业的交会处;然后继续变身为一个性感的服装大亨,就像那些国际服装业巨擘,比如范思哲(Gianni Versace)、阿玛尼(Giorgio Armani)等人,成为很优雅时尚的人,或者像Top Shop老板格林(Philip Green),虽然大腹便便,身边也是美女如云。

  这种梦对凡客诚品创始人陈年很重要。因为牵涉到做企业的两个本质特征:专注和专业。重新变得专注,对陈年来说或许容易,这只不过是打法层面;专业却是极大的挑战。有一种对凡客的评价很值得思考:广告有态度,服装没态度。对做互联网出身的他来说,做好服装牵涉到气质和内心的完全重构。因为服装是身体的工具,跟性感相关。当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说“我是一个裁缝”,本意可能强调质量、品质,但中国产品质量又能好到哪去?仅是做工好又能怎么样?归根结底,服装是时尚、潮流和购物心理学……

  延伸来说,中国这么多家服装品牌公司,掌握了市场,掌握了规模,但是掌握不了消费者的身体和内心,一个个走向土鳖 NO.1。这也是这个时代的集体性焦虑,人们拥有财富,拥有一切,唯独失去了美和优雅的能力。陈年用互联网、用“人民时尚”引爆了一轮潮流,这是服装业真正的一次引爆,虽然不过是些T恤、帆布鞋而已。然而,陈年要成为真正的服装大亨,必须改变自己。

  但陈年此前这方面做得并不够。创业四年来他更看重狂飙突进,公司规模和自信心一度过分膨胀,吸引了6轮共计4.22亿美元的投资,是这一波电商泡沫追求“唯快不破”的典型,却差一点倒在即将去美国上市的路上。危机重重中,陈年痛苦转型。

  陈年的疗伤法宝是一本名为《从大跃进到大饥荒》的书。他在看这本书并且深受触动的时候,电影《一九四二》还没上映呢。作为一个党史爱好者,陈年对那个荒谬年代并不陌生,但这次看到里面说的“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这些字眼,分外触目惊心。凡客高级副总裁王春焕的感受则是:“多数公司是撑死的,不是饿死的;饥饿让人冷静思考。”

  但问题是,凡客目前所做的业务调整和内部革命,能否真正有效解决电商与服装交会处的核心问题:凡客究竟做服装还是做电商?究竟做综合电商还是做服装电商?究竟做品牌电商还是做规模电商?如果凡客能满足消费者对美的期待、对快时尚的期待,陈年迟早会成为中国首富。但如果凡客不遵循行业特质,试图超越商业逻辑,在最根本的层面—做好服装—上摔跤,将不过是家二流电商公司。

  曾经引爆一轮更偏向于互联网文化的亚服装潮流的陈年,现在面临着真正的专业考验。无论做好基础的裁缝,还是做好引领社会风尚的时装大亨,总之,他要做好一个服装商。在中国服装品牌无论是品位还是库存都万马齐喑的背景下,具备人文背景和互联网优势的陈年能否崛起?传统产业从业者在关注;陈年能否突破电商卖白菜的低价和规模模式困境,卓立于实体品牌之林,电商从业者同样在关注。凡客和陈年,身上凸显的是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结合革命的所有焦点命题。

  陈年终于意识到,专注是多么重要。他决定为了专注于服装,进行公司结构变革。

  凡客这家从男士商务衬衫起家的公司,2011年上半年高歌猛进,使得凡客SKU(库存量单位)一度达到20万个,拖把、马克杯、电饭煲等都有得卖;经过一年在公司内部大刀阔斧的改革,SKU减至6万个,专注于做服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