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on开启团购模式后,国内涌现出大量的模仿者,团购行业一度火爆。然而近一段时间以来,团购网站负面新闻不断:拉手网IPO一波三折,24券、窝窝、高朋被曝大量裁员,多个地方站点被撤。最新调查数据也显示,国内团购10月整体交易额为16.83亿元,环比较上月下跌11.4%,首次出现负增长。人们不禁质疑,团购行业是不是不行了?
领军企业亏损严重
近日几个国内领先的团购网站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他们一直在亏本运营。11月11日,人人网发布第三季度财报,糯米网作为其打包上市的团购网站,运营数据也被公布,糯米网2011年第三季度总营收170万美元,运营成本为824.1万美元,运营亏损654.1万美元。正计划上市的拉手网情况更糟糕,拉手网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首次公开募股 (IPO)文件显示,拉手网2011年上半年运营亏损高达6051.4万美元。拉手网除聘请明星代言外,还斥巨资做了铺天盖地的广告,但其巨额亏损是否说明这种大量烧钱的模式没办法得到市场回报?记者就此问题询问拉手网相关人士,对方称拉手网正处在敏感期,未予置评。
二线网站大量倒闭
团购目前还是个高投入,低产出的烧钱行业,一些二线团购网站烧不起钱,又根本没办法拉到投资,一夜蒸发的情况屡见不鲜。8月份国内就有300多家地方团购网站倒闭,这一数据在9、10月份持续上升,11月份团800的团购导航目录上有近4成网站名字已变成灰色无法访问,剩下的6成中接近一半无法保证一天一团,商品目录久未更新。据温州晚报报道,去年温州市有23家团购网站,到今年9月份已只剩6家。
大量团购网站已无法访问
团购网站苦苦支撑
除此之外,一些曾经火爆的团购网站也已显颓势。24券9月底大面积裁员,离职员工透露原因是资金流紧张,10月份工资高于4000的只发4000,各种补助也以团购券的形式取代现金发放。之后央视报道24券淮安站一夜之间人去楼空,数十万资金未与合作商家结算,引发多家商户上门讨债。虽然事件曝光后24券结清了所欠商家款项,但其疲态已尽显无疑。
另外一家一线团购网站窝窝团也陷入相似境地,外界猜测窝窝团9月份裁员比例高达70%,微博上更是曝出窝窝地方站点被裁员工利用窝窝官方微博账号发泄不满的乌龙。
窝窝团宜昌站官方微博页面出现员工不满言论
糯米网CEO沈博阳接受本网采访称,一旦有大型团购网站倒闭,将对整个团购行业造成巨大的打击,大型团购网站倒下会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员工失业,大量消费者拿到的团购券无法消费,合作商家无法拿到后续的款项等。
团购乱象
团购业衰退现象是团购行业背后一直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爆发。
1、诚信危机,难获消费者信任
商品信息虚假,团购后商品质量出现问题或者售后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在团购业屡见不鲜。近日高朋网所售天梭表被厂家直指为假货,售卖假货直接导致消费者对团购网站丧失信任。此外团购吸引消费者的就是价格,但是消费者发现,低价导致劣质,在一些服务类商品上,由于团购人数众多,商家服务完全跟不上,顾客经常被扔在一边无人搭理,团购电影票买票也通常要排几个小时的队。这些现象都导致消费者对团购热情下降,消费更趋理性。
2、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
团购进入门槛低,弄一套网站模板一个空间就可以上线运营,团购网站批量诞生,大量的团购网站和有限的本地商家,结果就是团购产品同质化严重,团购网站为了争取一个商家打得头破血流,商家也对泛滥的团购网站感到厌烦。
3、盈利模式不确定,难获投资
团购网站自己不生产产品,只是个中间商,所以对资本的依赖非常大。国内几大团购网站目前都处在亏本烧钱阶段,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上市。但上市之路异常艰难,投资人对团购盈利模式抱有疑虑,纷纷捂紧钱包,流向团购行业的资本越来越少。处于二线阵营的团购网站更是早已远离投资人视线。
坚持还是转型?
在团购业的乱象中,各网站也在谋求转型。双11光棍节,淘宝商城促销活动日交易额达到创纪录的52亿元,相当于香港5天的交易额。这一B2C商城平台模式也被国内一些团购网站看好,近日有报道指出,拉手网已向多个分站传达信息,拟由拉手网代运营商家在其商城上的店铺。但淘宝的成功不能被普遍复制,因为淘宝有独一无二的数量庞大的中小商家基础。F团总裁林宁也不看好这一模式,他表示:“所谓的商城模式是像商家收租。从按效果付费的本地化推广模式,退到收租模式,这难道不是一次倒退吗?”他同时表示:“我觉得团购企业,看重的都是以后本地化电子商务的发展机会。因此在发展中会加入SNS的功能,还包括LBS、移动支付等,也就是未来的SoLoMo发展模式。”
团购鼻祖Groupon 11月5日终于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这无疑给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国内团购企业注入了一记强心剂。国内团购业现在正处于洗牌阶段,烧不起钱的,不注重商品质量的都将被淘汰,业内共识是团购市场最终只会留实力雄厚的3-5家。最终那些苦苦挣扎的团购网站是否能转型成功,哪些网站能在“千团大战”的厮杀中存活下来,都是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