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程名称:跨国人力资源管理/Multinational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原理
适用专业: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类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工商管理系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进入21世纪、加入WTO、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等趋势,使我国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尤其在人才方面的挑战最为严峻。“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只有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 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潜在优势,走人才强国之路,才能使我国抓住机遇, 赢得挑战,从根本上提高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跨国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当前和未来的一段历史时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一般意义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我国已在基本有序的进行,但是,在我国,对跨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教育和培训,似乎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相比之下,我国目前或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对跨国人力资源的需求还将处于急需甚至饥渴的状况,所以,大力提高跨国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理论与专业化水平,大力普及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实现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对于加强国家的全球竞争优势均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获得如下基本知识和技能:
      1.全球化趋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新特点;
      2.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视野和方法;
      3.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人力资源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4.跨国文化的沟通方法;
      5.跨国人力资源的规划、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制度、激励。
      在授课的同时,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招聘模拟、团队游戏、智商测评等辅助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参与感,达到既系统的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浓厚的兴趣以至服务未来之目的。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全球趋势下人力资源管理新特点
      1)经济全球化队跨国人力资源的冲击和影响;
      2)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趋势;
      3)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进化脉络;
      4)21世纪人力资源存在哪些新问题。
      2.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1) 制度比较视角;
      2)跨文化管理视角;
      3)跨国公司视角;
      4)问题导向新视角;
      3.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选择
      1) 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3)欧洲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4)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5)不同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4.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沟通
      1) 文化比较与沟通;
      2) 跨文化管理模式;
      3) 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
      4)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5.中外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1) 中外合资企业概况;
      2) 中美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3) 中日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4) 其他中外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6.跨国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
      1)跨国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
      2)跨国人力资源招聘的特点;
      3)跨国人力资源招聘的操作;
      7. 跨国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1)跨国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特点;
      2)跨国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操作;
      8. 跨国人力资源的绩效考评
      1)跨国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的特点;
      2)跨国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的操作;
      9. 跨国人力资源的薪酬制度与激励
      1)跨国人力资源薪酬制度的特点;
      2)跨国人力资源激励的特点;
      3)跨国人力资源薪酬与激励的操作;
      (二)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如下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1)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及特点;
      2)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3)跨文化管理模型;
      4)中美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5)中日合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2.熟练掌握如下基本方法:
      1) 跨国人力资源规划方法;
      2)跨国人力资源的招聘;
      3)跨国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方法;
      4)跨国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的操作;
      5)跨国人力资源薪酬制度的建立;
      6)跨国人力资源的激励方法;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32学时
      (四)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1.全球趋势下人力资源管理新特点
      重点:
      1)全球化队跨国人力资源的冲击和影响;    
      2)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进化脉络;     
      难点:
      1)21世纪人力资源存在哪些新问题。   
      2.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重点:
      1) 制度比较视角;
      2)跨文化管理视角;
      3)跨国公司视角; 
      难点:问题导向新视角;    
      3.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选择  
      重点:
      1) 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3)欧洲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难点:  
      1)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不同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4.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沟通
      重点:
      1) 跨文化管理模式;
      2) 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
      3)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5.中外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重点:
      1) 中外合资企业概况;
      2) 中美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3) 中日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6.跨国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
      重点:
      1)跨国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
      2)跨国人力资源招聘的特点;
      难点:跨国人力资源招聘的操作;
      7. 跨国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重点、难点:
      1)跨国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特点;
      2)跨国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操作;
      8. 跨国人力资源的绩效考评
      重点、难点:
      1)跨国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的特点;
      2)跨国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的操作;
      9. 跨国人力资源的薪酬制度与激励
      重点:
      1)跨国人力资源薪酬制度的特点;
      2)跨国人力资源激励的特点;
      难点:跨国人力资源薪酬与激励的操作;
      三、课程改革及特色
      本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案例分析引发学生兴趣,进行招聘模拟、团队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同时锻炼、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主编:林新奇,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4.7
      参考书:
      《人力资源管理》,主编:陈维政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2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主编:姚裕群,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主编:胡君辰等,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1999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 Managerial Tool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主编:Lawrence S. Kleiman,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3 
      《Creative Human Resources Planning》,主编:Elmer H.Burack,出版社:Prentice Hall Inc.,出版或修订时间:2003
下载需要: 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