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企业集团物资领域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中平能化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物流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组建“中平物流” 2008年12月5日,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合并重组为中平能化集团(现改名为中国平煤神 马集团物流贸易公司)。 新集团成立以后,为了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持续快速发展,集团领导对原来两个集团的业务和所属企业按专业化方向进行了梳理归并,划分为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焦煤化工、煤盐化工和煤电、现代物流、高新技术、建工建材、装备制造等九大战略业务单元,提出了构建“4+5”产业结构体系的新一轮发展战略,将与主业有上下游物流关系的业务单位归并为现代物流业务单元。 集团整合内部物流资源、业务和单位,发展大物流,组建“中平物流”的战略构想是:为了使企业组织结构与发展战略相适应,在实施专业化管理与区域型管理相结合的总体框架内,将集团内部各自相对独立的采购、销售、运输等单位进行整合重组,形成完整统一的物流产业单元,发挥整体优势和协同效应,对内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确保集团生产建设的物资供应和自由产品的销售,完善供应链管理;同时通过所拥有的战略性物流资源和基础设施,扩大对于资源的掌控,发展物流贸易业务,为集团发展提供支撑;并积极进入社会物流市场,开辟新的利润来源,努力实现经济转轨变型,力争在3~5年内将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成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实现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变。 中平物流的战略定位:中平物流是依托资源的煤炭化工物流运营商,是集团内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经营和物流设施运营的利润中心。 总体发展思路:立足集团资源优势,对内整合优化物流资源,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满足集团安全生产经营的需要;对外积极整合掌控上下游资源,发挥集团矿路港航一体化平台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大宗商品物流贸易,打造全国一流的煤炭储运和选配中心,形成立足豫西、辐射中南和华东,面向全国的大物流产业格局。 业务发展方向:根据中平能化集团实际和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论证,我们提出了中平物流可选择的九大物流业务:一是对内采购供应业务。二是对内代理煤炭销售业务。这两项是保障中平能化主业可持续发展的物流业务,对中平物流而言是非营利性业务。第三是煤炭深加工。四是掌控和运营战略性物流设施。五是掌控地方煤炭资源。六是大宗物资贸易业务。七是物流园区建设和运营业务。八是对外采购供应业务。九是特种物流。这七项业务是盈利性业务,是中平物流新的利润增长点。 工作思路 实施“1234”经营策略。搭建一个平台——“统谈分签”的平台,通过组织洽谈会、展销会、订货会等多种形式,为集团个企业产品找市场,为集团生产建设搞团购;拓宽两个渠道——集团内部采购供应与产品运销的主渠道,集团外部物流贸易的自主经营渠道;发展三大主业——煤炭购配加工运销,焦炭、钢材、铁矿石贸易、能源化工第三方物流;加快四大工程——“两港、两个中心”建设,即武汉、连云港两个煤炭战略储备基地,姚孟、鲁阳电厂两个600万吨配煤中心。 发展三大主体业务。一是煤炭购配加工运销,由单纯的企业自产煤炭运销转向购配加工运销,搭建新的煤炭大物流体系;二是焦炭、钢材、铁矿石贸易,充分利用战略合作关系优势,大力发展焦炭销售、钢材、铁矿石贸易,力争尽快形成规模;三是能化产品第三方物流,通过服务、质量、价格、品牌竞争,逐步扩大对企业内部采购供应覆盖范围,提高采购集中度,实现完整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同时积极主动向社会延伸,发展货代、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业务。 以项目为依托,为物流大发展提供支撑。“十二五”期间,中平物流将努力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的战略目标。为此,将投资建设15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50亿元。这些战略物流设施和工程建设,将构建基本完整的煤炭化工物流网络,基本形成矿路港航一体化的煤炭物流体系,显著提升中平物流设施和技术装备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为中平能化物流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两个转变。通过以上措施,实现由现在的“煤炭运销”转向“煤炭购配加工运销”、由“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