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能源国际贸易如履薄冰。近期美国对中国进行的301调查,就是给中国新能源国际贸易设置绿色壁垒,中国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绿色壁垒?
2010年9月9日,美国联合钢铁工人工会(United Steelworkers,以下简称USW)代表夹着一份简报走进了设在华盛顿特区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这篇6000页的简报轰动了整个世界,它就是向美国政府提出对华301调查的控诉书,以控诉中国不公平地补贴其清洁能源技术行业,涉及我国风能、太阳能、高效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在调查申诉书中,USW称中国政府为其风能、太阳能、电池及节能汽车等产品提供了不公平的支持,导致美国相关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美国的贸易逆差增大、美国在此类行业的就业机会减少。
USW指责主要包括中方控制关键原材料、要求外国投资者转让技术、歧视外国公司和产品、为国内厂商提供大量补贴等。在重点领域之一的风电行业中,美方认为中国政府为国内风机制造商提供补贴、优惠贷款等,并在风电特许权招标中歧视国外公司,导致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口的风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大幅下滑。
在申诉文件中,USW称,中国政府自2007年起对光伏产业实施了多个政策,如对用户侧光伏系统补贴50%及偏远地区补贴70%的“金太阳计划”、财政部的《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能源基金等。
2010年10月15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启动对华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的301调查,并计划在90天时间内完成相关调查。如果相关投诉被证明是有正当理由,则美国政府有可能寻求与中国进行双边磋商,并可能向WTO提出针对中国的起诉。
美国301条款是指《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1301-1310节的全部内容,其主要含义是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对其他被认为贸易做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国家进行惩罚。
根据这项条款,美国可以对他认为是“不公平”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最后由总统决定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措施。
美国政府提出对中国清洁能源贸易进行301调查在中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外交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进出口商会等机构对美国对华实施301调查表示强烈反对。
中方诚意解决 美方“纯属找茬”
如果USW提出控诉之后,美方有诚意解决问题的话,美国就应该以合理的方式与中国进行贸易磋商,但事实并非如此。
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10月17日晚接受国内各大媒体联合采访时透露,就在USW对中国提出控诉的9月份,商务部王朝副部长带领的一个代表团到美国进行中美商贸磋商,磋商当中美方提出来希望和中国的能源部门进行视频对话,就新能源问题进行磋商。
中方接到信息以后,中国能源局很快把信息通过美国大使馆的商务处反馈给了美方,同意和美方通过视频方式进行对话。美方最初提出进行视频对话的日期是10月12日,中方接受日程安排。
但是后来美国大使馆商务处又回复中方说,美方不能在12日对话,因为他们11日放假。
张国宝说:“我听了美方不能在12日对话这个消息以后,感到莫名其妙,我说11日放假怎么12日不能对话,当然我知道美国人对休息的权利比我考虑的更加多一点,但是12日不放假,为什么不可以,这也让我们很难接受,但是他们既然说了我们就接受了。后来我说改14日行不行,众所周知15~18日是中共五中全会召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我也想参加,如果14日不能对话又要延长到18日以后。”
一直到10月12日,美国通过美国大使馆的商务处反馈给中方消息,说10月14日不行,又不愿意对话。
2010年10月15日,美方在没有和中方进行对话的情况下,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启动对华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的301调查。
国内清洁能源的相关专家指出:“从USW提起控诉到美国政府启动对华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的301调查,从整个过程来看中国真诚地邀请对话,与美国在对话日期方面一拖再拖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与中方进行对话缺乏诚意,对华进行301调查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
从USW提起对华控诉到美国对华进行301调查这一过程来看,用英利集团总裁苗连生“美国纯属找茬”的评价再适合不过了。
美国为何筑起 “绿色壁垒”?
众所周知,在去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美国一直是清洁能源的推崇者,为何现如今对中国清洁能源进行301调查,筑起了“绿色壁垒”? 历史上美国与中国的历次贸易纠纷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政治与经济背景,此次301调查也不例外。
首先,美国中期选举对奥巴马的压力。江苏永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市场与销售总监索艳强表示:“301调查是在2010年美国中期选举之前开始的,选举前民主党选情低迷,奥巴马面临极大的选举压力。作为民主党的重要支持者,USW不仅决定美国境内70多万会员的选票投向,在制造业集中的俄亥俄、密歇根、印第安那、宾夕法尼亚等州具有强大影响。USW也是成为奥巴马赢得民主党初选及大选的重要因素,可以说,USW的支持,是民主党在此次中期选举中守住传统议席的关键。”
其次,争夺新一轮经济发展和和高科技行业制高点。索艳强对本刊记者说:“面对中国在清洁能源,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对全球新一轮经济增长有极大促进的行业的激烈竞争,美国必然会利用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政治和经济优势对中国施以打压,保护其国内相关产业。”
鉴于美国的战略需要、国内压力和对中国相关产品大幅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态势,美国政府很可能作出不利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单边判决。
美国宣布对华清洁能源进行301调查之后,国内在强烈反对的同时也加紧备战。10月21日,包括华锐、英利、GE在内的多家中美可再生能源企业在北京举行“301条款”问题座谈会。身为主持人的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呼吁,国内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需要“据理力争,不能沉默也不能抱怨,争取在90天内使美国政府撤销这一调查”。
李俊峰在参加“2010德勤创业家论坛(中国清洁技术产业)”期间表示,中国应对301调查应该“认真、积极、从容”,目前来看有八成胜算,美方撤诉是最好的结果,但也不排除向WTO申诉。
光伏相关行业专家表示,中美两国在光伏行业乃至整个清洁能源贸易上呈现“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的局面。但是要取得新的进展还有些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