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有新动向了。昨日,国内媒体报道称:“11月初,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部门联合在上海调研,主要就在上海浦东新区建设自由贸易园区进行实地情况了解。” 所谓自由贸易园区(Free Trade Zone),指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实行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类似于世界海关组织的前身海关合作理事会所解释的“自由区”。区内允许外国船舶自由进出,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是自由港的进一步延伸。 2003年底,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曾提出全国保税区分化发展的建议,提出试点成功的保税区向以国际物流业为主的自由贸易(园)区转型,不具备条件的改为出口加工区或经济开发区。2005年后,包括上海、深圳、天津、成渝地区都向国务院及各部委提交了关于保税区转型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议,准备向香港看齐。2008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已经先后多次到上海、深圳、天津等地进行课题调研。 据悉,目前,融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于一体的上海综合保税区,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保税区。在当前的政策设计中,该区域未来最有可能在国内率先探索建设具有自由贸易园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即在监管区内完全仿造香港自由港政策,不设置任何贸易壁垒,便捷通关,实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都不需要缴纳税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