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关的这种区域通关合作在服务天津和内陆地区生产制造、物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滨海新区和内陆区域经济的联系越发紧密,使得滨海新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更加彰显。 “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不仅让天津的企业走出去,它吸引了更多的内陆和异地企业将天津港作为货物进出口岸,大大促进了天津口岸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009年天津海关审核验放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内陆港”方式进出口的海运货物报关单累计35366票、货重1304.39万吨、货值69.87亿美元,比2008年分别增长79.25%、22.37%、12.53%。 2009年11月19日,天津海关与南昌海关签订了《区域通关合作备忘录》。至此,与天津海关签署区域通关合作备忘录并开展“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业务的海关达到22个,天津海关区域通关业务覆盖范围从西北、华北、东北逐步向华南、西南地区延伸。 2005年10月25日,海关总署确定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11个海关,率先试点推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改革。2006年7月,海关明确将长江沿线、泛珠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地区、陇海线和新欧亚大陆桥沿线作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改革的重点推广区域,“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改革由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不仅减少了来往属地海关与口岸海关之间的奔波,还减少了传统转关环节手续,节约了通关时间和通关成本,提高了跨关区物流结转的效率。 “在国际金融危机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天津海关不断加大服务力度,提高通关效率,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于企业的做大做强帮助很大。我们企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就受益于海关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新模式。”通用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物流经理韩家俊说。 韩家俊说,通用半导体公司进口的空运货物只需在天津开发区海关进行一次报关放行手续,货物便可以在首都机场海关直接得到验放,这可节省一天多时间。别小看了这一天多时间,它对于按分钟来计算生产进度的厂家而言意义重大。更自由和便捷的物流流程使料件更快进厂生产,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的产品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产生价值的周期更短。2009年通过“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企业节约物流成本约15万元。 为享受天津海关与属地海关区域合作带来的优惠与便捷,更多的区域通关货物集中到天津港,更多的货源也就带动了天津口岸港口作业、车辆运输、仓储堆存等整个物流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2009年经济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区域通关货物为天津口岸的运输、仓储、码头等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业务来源,也成为天津口岸物流企业更快发展全国市场的一条捷径。 天津海关与全国其他海关的这种区域通关合作在服务天津和内陆地区生产制造、物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滨海新区和内陆区域经济的联系越发紧密,使得滨海新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更加彰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