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流协会成立不久,我市物流业界即吹响了建设珠三角西部区域物流中心的集结号,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用了较多的文字提到物流发展。政府与物流业界能就发展目标形成共识,标志着我市合力整合整个物流行业,大力发展集约型、外向型物流的开始,这对于再现和超越江门当年珠三角西部区域中心商埠的辉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当然,我们首先应当看到,珠三角西部区域物流中心并非是可以随便自封的桂冠,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它要求物流业在区域内的综合实力和区域影响力首屈一指:要有比较发达的物流产业集群;要有多个大型龙头物流企业,对区域内的物流企业具有较大的吸附力,能起到物流业务的组织者和引领者的作用;要有区域共同的物流平台;要有领先的物流技术,即设施设备的先进性和操作技术的先进性以及服务方式上的先进性;要有较高的物流服务品质和核心竞争力;要有区域庞大的客户群及区域外的客户群,并相比之下占有最多的份额;物流业务量必须超越区域内的其他城市。一句话,既要有竞争力又要有规模。 我市物流业集中的市区正处在珠三角西部区域的地理中心,而且滨江通海,这无疑是优越条件。以目前情况看,我们要从以下多方面努力: 第一,规划要先行。未来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宜把这作为明确的目标,把物流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同时,围绕这个目标,要进一步完善布局,列出重点物流建设项目,扶持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确定物流业在平台建设、信息化建设、网络化建设上的方向和措施。 第二,政策要扶持。我市过去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后,宜继续推行,并在三个方面重点扶持。一是在仓储质押方面推出激励措施,鼓励物流企业和银行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低风险融资服务,盘活工业库存占用的100多亿元资金。二是在物流企业的合作方面给予扶持,主要是在标准化、共同平台建设、物流技术攻关与科研方面予以积极的扶持。三是要为龙头企业度身订造扶持政策。同时,消除不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障碍。 第三,市场要细分。我市要建成区域物流中心,必须从以内部市场为主转向外部市场为主。从珠三角发展大局来看,我市可重点开拓四个方面的物流市场:一是农产品物流市场,我市是农业大市,是珠三角的重要菜篮子基地,依靠发达的公路网络可发展快速配送、农产品加工与仓储等物流业务;二是工业原料市场,建成西江流域工业原料集散地和东南亚原料进口集散物流,将运输、仓储和贸易、简单加工、配送相结合,成为珠三角西部区域及广佛的原料供应基地,在铁路开通之后将辐射区域延伸到内地,发展进出口产品的过境物流;三是工业品仓储配送市场,成为珠三角工业品的储存中心和向粤西的配送中心。 第四,园区要升级。我市现有多个物流园,但规模都不够大。主要原因是,一些专业物流园区,市场主要在市域内,或受所服务产业的规模的限制。对于西江物流园区和银洲湖物流园区等,还应进一步扩大范围,即增加园区用地和后备用地,增建设施,并加强对外物流招商力度,增加物流企业密度。同时应提升物流园区的档次,即配套设施要健全、公共平台要先进,内部合作要加强,共同品牌要树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