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电子政务领域领域的专家、官员、学者、企业共聚国家信息中心,探讨电子政务领域自主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张新红就“环境变化,对电子政务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发表主题演讲。 当前我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地需要通过信息化带动产业转型、推动自主创新,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召开这次研讨会,除了从工作角度看一直在编写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首先要对大势进行判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目前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电子政务也面临同样问题,到底如何科学发展,我们在这方面业面临一些难题,非常想得到各位专家、各位领导的指导和帮助。另外一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电子政务的发展环境跟以前不一样了,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我个人研究体会跟大家交流一下。 电子政务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先可以从国家战略指向来看,跟以前相比发生了一定变化,比如在2000年做十一五规划时候,那时候提法是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02年时候新一届领导小组成立之后提出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同年在十六大报告里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原来仅仅是信息化带动,现在要两边一起使劲。到了十七大时候一方面提出五化并举。 另一方面就是两化融合,国家战略指向发生了一些变化,国家信息化战略的中心转向了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带动传统工业改造,我觉得这是现在的一个重点,目前正在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的思路也是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对信息化就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这些要求肯定会对电子政务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 从电子政务本身重心来讲,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工作重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个人认为可以从2006年算起,有几个标志性事情,踢出来大家可以探讨一下。 第一、比如在当年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里对电子政务的四项功能里把公共服务提到了第一位,跟以前是不一样的,摆在了其他内容的前面。 第二、2006年召开了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同时发布了国家电子政务框架,提出五个转变,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要从自己为自己服务转向以为公共服务为主,十七大报告里关于电子政务论述专门有一段,也是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作为一个重点,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