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日益普及和电子商务繁荣的今天,高效的电子政务成为行政变革的必由之路。本文将围绕电子政务现状和法制化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新形势下的法律对策。 【作者简介】 谭继宁,男,1973年出生,大学学历。曾负责组织昆明市电子政务一、二期工程、昆明市党政机关网上办公系统、昆明市政府公众信息服务网站建设,参与云南省电子政务规划编制、昆明市电子行政审批系统、数字昆明信息共享平台、昆明数字化城管系统、昆明信息港建设等工作。著有《对我国电子商务立法规范其市场的一些构想》、《关于电子政务法律问题初探》、《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文。现任昆明市政府信息产业办公室网络管理处处长。 引 言 “电子政府”的建设已经成为国际上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近几年国际国内电子政务发端与发展的轨迹不难看出,政策、纲要、发展规划和法律法规往往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引导和创造先决条件的作用。重视电子政务必需先从创造良好的电子政务政策法律环境入手,电子政务的启动,发展、普及和其对电子政务等相关一系列活动的带动等过程都需要科学、合理、有力、有益的政策环境激励和法律法规规范。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将从政策法律与电子政务内涵与发展的关系,分别对国际电子政务发展中政策法律环境所起的作用,电子政务发展中的若干法律问题及解决建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介绍和分析。本文将围绕电子政务内涵、发展、现状和法制化等问题进行讨论。 一、电子政务与网络时代的行政法律发展 (一)电子政务的内涵与现状 电子政务是指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建共享、政府实时信息发布、各级政府间的远程视频会议、公民网上查询政府信息、电子化民意调查和社会经济统计等。 在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被列为第一位,可见政府信息网络化在社会信息网络化中的重要作用。在政府内部,各级领导可以在网上及时了解、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的工作,并向各部门做出各项指示。这将带来办公模式与行政观念上的一次革命。在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联系,既提高办事效率、质量和标准,又节省政府开支、起到反腐倡廉作用。 首先, 政府作为国家管理部门,其本身上网开展电子政务,有助于政府管理的现代化。我国政府部门的职能正从管理型转向管理服务型,承担着大量的公众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更应及时上网,以适应未来信息网络化社会对政府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政务透明度,建立政府与人民群众直接沟通的渠道,为社会提供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与服务,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通过互联网这种快捷、廉价的通信手段,政府可以让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以及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 其次,政府也可以在网上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与心声,在网上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为公众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提供方便,并从网上行使对政府的民主监督权利。在电子政务中,政府机关的各种数据、文件、档案、社会经济数据都以数字形式存贮于网络服务器中,可通过计算机检索机制快速查询、即用即调。经济和社会信息数据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收集的宝贵资源,如果以纸质存贮,其利用率极低,若以数据库文件存储于计算机中,可以从中挖掘出许多有用的知识和信息,服务于政府决策。 我国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最根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推行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由传统政府的管理职能向现代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的转变。在现代网络社会,传统政府的管理职能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政府的咨询服务和政策指导,公众越来越渴望通过信息化的政府获取快捷、方便、自主的服务。可以说,信息社会的管理便意味着服务。政府只有适时地调整自身的职能、尽快向新型管理服务职能转变,才能够顺应社会的呼唤、满足公众的需求。电子政务的实施正是要以此为目标,将一个廉洁、高效、高水平服务、高水平决策的全新政府形象展现在广大公众面前。 目前一段时间,电子政务仍然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从政府到公众、媒体到企业,大家都在谈论电子政务,期盼电子政务,推动电子政务。但也不可否认,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电子政务,它究竟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怎样的改变,而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又是如何呢?从调查资料综合来看,多数人对电子政务的概念不太熟悉,最主要的理解是电子政务只是政府为市民提供网上服务的窗口,这与我国电子政务尚处在起步阶段有较大的关系,还不能完全构建电子政府,因而很难得到大家的认知和准确的理解。多数人认为影响电子政务应用的主要原因是宣传跟不上,法律监督体系空白,建成的应用项目或发展滞后或与用户的需要脱节。在电子政务近期可以达到的效果的调查中,多数人认为将会增加透明度,促进廉政建设,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增进公众参与,建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二)网络时代的行政法律发展 开展已5年之久的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也呈现出一个蓬勃发展的态势,电子政务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自 2004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以来,政府机构执政水平,改变执政方式,管理方式有了很大的提高,行政法律也出现良性发展。这标志着电子政务在这个转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该法也将直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出台了《电子签名法》,今后几年,将会陆续出台包括《电子交易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远距离医疗法》、《电子投票法》《通讯多媒体法》等相关法律,以构筑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框架。同时,有必要对我国的《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进行修改。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数字城市概念的推广,金财、金盾、金安、金农等“金”字工程将是各级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