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盯上电子政务领域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一些实力较强、信誉度高的国内软件厂商已尝到了电子政务的“甜头”。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和国家扶持软件各项政策的落实,电子政务市场商机涌现。 在企业电子商务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又开始提速,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产业资本、软件公司布局掘金。近期,用友集团宣布,将整合旗下三大电子政务业务板块:用友政务公司、方正春元科技公司、用友股份公司行政财务业务,成立新用友政务软件公司,以迎接电子政务“盛宴”的到来。 电子政务方兴未艾 2003年《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大大改善了电子政务外部发展的环境,2008年国家开始实施大部制改革,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变革,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再次引发了全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潮。电子政务建设方兴未艾为高速发展的我国软件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也为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据赛迪调查中心预测,我国政府软硬件投资的增长率每年均达15%以上,如果在未来3年,全国80%以上的政府部门实现信息化办公,全国3000多万公务员中有60%重新配置1套计算机办公设备,那么仅PC或NC市场就将达1000亿元;如果硬件与软件之间按照4:1配比来计算,那么软件市场容量将达250亿元。这些软件包括平台软件、中间软件、应用软件。而CRM、GIS、BI等这些仅在企业应用的新管理软件也将在电子政务市场中逐步得到推广应用,为国内相关软件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很显然,250亿元的软件市场,对于任何的软件厂商来说,都具有很大的诱惑力,电子政务建设将成为推动我国信息化发展建设的龙头之一与IT厂商主要利润来源。 资本群雄逐鹿 庞大的电子政务市场空间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扑向该市场,也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电子政务领域。 嗅觉灵敏、狼性十足的创投则先知先觉,不会放过那些为政府打工企业的赚钱机会。“近几年,国内创投对电子政务以及相关的领域非常关注,并为此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本。”深圳一位资深创投人士称,“政府采购、政府办公、城市管理等细分领域的商机都开始被创投发掘,去年以来,一些专门为政府服务的公司越来越受到创投的重视,并洒钱加盟。” 今年4月27日,作为国内首家主打电子政务并把提供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作为其核心业务的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公司亮相了创业板,就有创投影子。从披露的信息来看,国内著名创投公司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与上海顶势投资都提前介入,成为其股东之一。 近年,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支持国产软件厂商,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和“核高基”政策的落实,更使国内软件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春天。仅“核高基”扶持项目,国家平均每年投入规模将超过40亿元,在前后15年项目累计投入资金将达到600亿元,其中“基础软件部分”涵盖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等领域,预计每年所得的扶持资金规模将超过10亿元。由于“核高基”项目全面支持党政机关采购并应用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这对金蝶软件、金山软件、用友软件、卫士通、中科红旗、中标软件、远光软件等国产基础软件企业构成实实在在的利好。因此“核高基”更是引发产业资本对软件企业的强烈关注与追逐。 目前盯上电子政务盛宴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目前在电子政务软件收入30强中,上市公司东软股份、航天信息、用友软件等进入前五名,还有同方股份、浙大网新、金证股份、神州数码、恒生电子等上市公司或者其子公司的身影也一直在努力掘金电子政务市场。一些实力较强、信誉度高的国内软件厂商已尝到了电子政务的“甜头”。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和国家扶持软件各项政策的落实,他们很显然将会紧紧守住这块“蛋糕”。 电子政务也陷尴尬之境 电子政务建设不仅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它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对众多活跃于电子政务市场一线的软件厂商而言,眼下的市场环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勿庸讳言的是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机关单位复杂多变、信息化执行难度大,以致国内电子政务实施成功率和满意率不到40%,一些地方电子政务甚至陷入一种“高级摆设”的尴尬境地。而不少致力于电子政务研发推广的软件厂商也未尝到多少电子政务的“甜头”,举步维艰。何以致此? 一是电子政务缺乏专业化、细分化的解决方案。不同地方、不同机关单位有其不同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个性化需求,但目前电子政务“通用性”明显。以行政办公软件OA为例,目前多数OA产品缺少个性化,缺乏细分化,没有较强的部门机关特性,“博而不专、泛而不深”,难于尽其致,也使不少软件厂商在抢政府单子时败阵下来。 二是在研发推广电子政务产品时,缺乏整体系统的平衡掌控,融合性不强。近些年,不少机关单位建立自己的OA、行政审批系统,并陆续引入GIS、MIS、BI等软件,这些系统提升机关单位管理效率的同时,由于系统各属于不同软件厂商,容易形成各自割离、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数据难于互相调用、协同。加上,行政体制上的障碍也给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带来了困难,无法有效形成整合效应来帮助机关部门更高效地管理和决策。这些因素或使机关单位望而却步,不敢全力推广应用。 三是各地、各级部门单位领导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存在差距,推广力度不一,加上从中央到地方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和相应的标准规范,网络资源不统一、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制约电子政务在全国各地的推广。 另外,目前国内众多电子政务方案解决商中,真正拥有自身核心技术的品牌不多,产品技术与服务水平也良莠不齐,也令电子政务发展参次不齐。 因此,对软件厂商而言,要分食蛋糕,则需要苦炼内功,提高产品的业务应用可靠性,保证服务与后台支撑体系的持续,深刻理解政府业务需求,为我国各级党政机关提供针对性强、易用好用、安全可靠、性价比优良的信息化产品,才能抢占商机,捞个盆满钵满。只有政府和软件厂商之间形成这样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推动电子政务不断向前,一个高效廉洁、勤政为民的阳光政府必将矗立在世人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