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电子政务晒的不仅是信息还有沟通和服务

2011-6-10 15:00| 阅读次数: 983| 发布者: simplelove

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电子政务不知不觉中走进我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市民办事的好助手。记者从5月17日开始,用一周的时间,以一位普通百姓的角度,分别登录了部分机构的网上办事系统,体验电子政务如 ...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电子政务不知不觉中走进我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市民办事的好助手。民政部门、工商部门、卫生部门、人才中心……记者从5月17日开始,用一周的时间,以一位普通百姓的角度,分别登录了以上机构的网上办事系统,体验电子政务如何带给我们便捷的生活。

  感受电子政务

  记者体验的第一站,是西安市电子政务的门户——西安市政府网站。打开网站,最吸引眼球的就是“百件实事网上办”专题栏目。在主页的介绍上记者看到,该栏目能够为公众提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交通出行等七个领域的一百多项服务事项,让百姓共享信息化成果。如今,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社会热点话题,于是,记者以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在网站上点击了“我要创业”服务中的“工商登记”业务。在网站上提供的创业推荐项目列表里,有近20个推荐创业项目的介绍、联系方式可供选择。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5年内从事个体经营的,还可免交行政事业费。在选择好创业项目后,下载“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申请书”,填写之后就可按照网上提供的地址交由辖区工商所登记办理。记者注意到,整个办理的流程中,只要提前根据网上的提示准备齐全的材料,只需要去一次工商部门,就能完成手续。之后不需专程去工商部门询问,通过网络就能查询到企业登记状态和基本信息。

  除了创业,人才交流也是大学生走出校门后首先接触的领域之一。记者随后选择的,是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网站。该中心管理着流动人才的人事档案,同时也是人力资源求职的一个平台。记者使用该中心的到档查询系统,在输入了姓名和出生年月后,顺利的查询到了寄存在该中心的档案,档案来源、到档日期、档案号一目了然。由于西安的很多院校在学生毕业之际,都会将尚未找到工作的学生的档案发至西安市人才市场,这个查询系统对于毕业生来说无疑是非常方便的。同时,人才市场网站还提供远程阅档功能,不仅节省了时间,也缓解了人才市场办事大厅的压力。

  人才市场的另一个主要职能,是为求职者们提供职位,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人才。记者在网站上看到,该中心的主页上不断滚动显示着数百个职位供求职者选择,求职者通过分类查询,就能够看到心仪单位的用人要求、薪酬待遇、通信方式等,真正做到足不出户,远程求职。

  说到看病,许多市民都会感叹一句:“挂号难,挂专家号更难”。因此,网上预约挂号也是市民们最关心的电子政务之一。在陕西省卫生厅主办的陕西卫生网上,只要选择需要挂号的医院、科室、专家,输入个人信息和症状,就能够拿到一个预约号。记者特意选择了一些知名医院比较热门的科室,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心脏内科、陕西省第四医院的眼科、西安市妇幼保健院的产科等,网上挂号系统显示,这些科室都有充足的号源,记者也顺利的拿到了预约号。在预约的时间段内,持预约号就可在特定窗口换取当日就诊的挂号票。除了网上预约之外,陕西卫生网还提供了预约取消服务,如果不能按时到医院就诊,只要输入预约号和证件号码,就可顺利取消自己的预约,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无端浪费。

  方便快捷电子政务优势凸显

  一、办事流程透明简化,敲敲手指就能完成

  在体验过程中,记者感受到,电子政务给人们生活带来最明显、也是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办事流程的透明化。无论需要在任何政务部门办事,登陆相应网站,都能够找到详细的办事流程和表格下载,有些政务甚至能完全实现网上办理。

  高先生曾经参加过2005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谈到当时的公务员现场报名,高先生说,那场景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长长的队伍蜿蜒在省体育场门口,考生们往往需要几个小时才能报上名,如果不小心忘记带了某种证件,这几个小时的队就白排了。”在积累了几年工作经验后,今年高先生再次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如今的公务员报名,从选择职位、填表,到提交照片、缴费,整个流程全部在网络上完成。高先生身在深圳,也顺利地完成了网上报名。“需要什么资料,网上都写得很清楚。提交照片、网上缴费后,我只用在考试的时候回西安就行了,这的确比从前方便了许多。”网上报名的普及,不但节省了考生的时间和精力,也节省了政务部门的人力资源,可谓一举多得。

  二、网站设计人性化,页面不再千篇一律

  随着政务网站的点击率越来越高,以及老百姓对电子政务的逐渐了解和熟悉,网站的设计也更加人性化。不再像前些年一样照搬一个模板。许多政务网站都推出了“场景式服务”和“绿色通道”,为市民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西安高新区企业林立,企业的登记、税务、年检等业务,是高新区电子政务的重点之一。在高新区政务网上,记者看到了一个比较人性化的设计——QQ在线交流平台。在申请好友后,记者很快联系上了负责在线交流的工作人员。记者询问了一个企业常用证件“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办理方式,工作人员很快给出了所需要的资料、办理的地点和联系电话。并贴心地提醒记者,复印件需要用A4纸张。QQ平台的引入,大大增强了电子政务的时效性,也拉近了政府机构和群众的距离。市民坐在家中,就能实现面对面的咨询和交流。在这一点上,高新区的做法是十分超前的。

  三、官腔官调不复存在,百姓疑问认真回复

  前些年,政府网站的建议咨询栏目,常常会因为其“打官腔”而遭到非议。媒体也曾报道过政府网站“答非所问”的现象。而在西安市政府网站的“建议咨询”专题,记者看到,群众每天提出各种建议和投诉,都有相关部门予以答复。记者认真翻阅了这些答复内容,其中大部分都具体而有针对性,能为市民解决实际问题,而并非互相推脱、或“交有关部门处理”的敷衍式答复,也没有出现“答非所问”的尴尬。2010年5月12日,一位名叫“小马”的网友反映蓝田县某村村民小组组长马吉安私卖村民土地,网站的答复日期显示为5月17日。工作人员在回复中详细的讲述了整个占地事件的经过和前因后果,解释说该村干部的行为并不构成占地,而是非法买卖宅基地。并在最后说明,有关部门已依法查处了这些非法用地。由此不难看出,工作人员是在对事件经过了认真的调查之后,才给出了最终的结论和答复。也正是因此,有不少市民,在投诉建议受到重视和处理之后,还专门留下感谢信,感谢工作人员认真回复的态度和相关部门及时的处理。

  部分网站需完善信息联网待建设

  电子政务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长,许多网站都是在近两年内才建起来的。因此,网站的完善还需要更多人力和时间的投入。如西安市民政局的网站,在打开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网站正在试运行”的公告。网页的很多子项都还没有建立起来。记者点击了“场景服务”栏目下设的“社会救助”、“殡葬服务”等栏目,随后出现的许多子项都显示一片空白。而该网站的“建议咨询”栏目中,记者在5月17日提出的一个与婚姻登记有关的问题,也至今尚未得到处理和答复。

  即便是有些整体架构完善的网站,在信息查询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建设。在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网站上,记者顺利的查询到了存在该中心的档案。而在莲湖区人才服务中心网站,记者虽然看到了“档案查询”的入口,但是在输入姓名和出生年月后,却无法查询到保管在莲湖区人才中心的档案。带着疑惑,记者致电了莲湖区人才中心,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莲湖区人才中心的电子档案查询系统还没有对普通市民开放,要查询自己的档案情况,只能现场通过工作人员帮忙查询。而要真正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网上信息查询体系,还需要一段时间。

  信息的联网不但方便了市民办事,也大大方便了政府部门的政务处理。而有些信息至今尚未联网,也给政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碑林区婚姻登记部门的李小林告诉记者,婚姻登记信息在2009年7月1日起,就做到了全省联网,但全国联网至今尚未做到。“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省内重复办理婚姻登记,系统上就会显示‘此人已婚’;但如果这个人在北京办理过婚姻登记,来西安再次办理,我们就没法查询了。”这给婚姻登记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工作人员只能按照当事人的口头声明,以及户口本上的显示判断登记者的婚姻状况。但众所周知,户口本上显示的婚姻状况是非常滞后的,许多人结婚多年,户口本上仍写着“未婚”。李小林无奈地说:“如果当事人恶意隐瞒婚姻状况,我们也无从查证。”他还告诉记者,民政部门已经有了全国联网的计划,但何时能真正实现,还尚未知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