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工作会议上,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电子商务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服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德人教授发布了《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建设与推广阶段总结》报告。 8月22日消息,在今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工作会议上,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电子商务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服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德人教授发布了《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建设与推广阶段总结》报告。 报告指出,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推行以及国内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双重态势下,国内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表现出勃勃生机,但机遇中也凸显出定位不明、层次局限等诸多问题。于是,适时总结电子商务发展的经验,深化专业改革方案,完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建设与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 陈德人教授认为,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如今业已迈进了“技术泛在化、应用社会化、组织生态化”的快速变革时期。不论个人对于互联网的依托,还是企业诉诸于互联网应用的各项手段,显然,一个单纯的在线销售已经不足以涵盖如今的电子商务。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从应用型技术手段的比拼跃迁为服务型应用元素的差异化比较。那么,其快速发展的趋势就对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两方面的新要求——知识人才的创新需求和教育体制的创新需求。 陈德人教授表示,在2006年12月教育部就启动了《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的推进工作,并于2008年4月正式出版。随着本体系的不断深化,如今在高校专业教学中的知识体系衔接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通过对东北财经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南京财经大学等几所高校的数据分析,陈德人教授指出,在课程体系与知识体系的对应方面,知识模块、知识单元以及所对应的课程衔接上取得了长足发展。而在自定义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方面,各高校也普遍采用“与实际相结合,突出专业特色”的方法来谋划专业建设,并且充分融入实验与实践设计,透过常规实验与独立型实验这种点面结合的交叉互动,来推进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化。 此外,报告中陈德人教授还详细阐述了在知识体系推广中需要重点考虑三点问题——专业特色与学校优势的结合、案例教学的突破以及新知识、新技能的双重构建。这些问题无疑不凸显出国家对互联网发展的深度关切以及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良苦用心。 随着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建设与推广的不断深化,相信短期内,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与发展必能取得新的成绩。 演讲嘉宾PPT下载:http://old.jiaoyanshi.com/batch.download.php?aid=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