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互联网将超过报纸成为第二大媒体!这是来自今年初艾瑞曾发布报告预测。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网络广告规模将达258亿美元,而报纸为228亿美元,网络广告规模首次超过报纸。除美国外,日本早在2009年就已实现网络广告规模的赶超,而全球网络广告规模也呈现上升趋势。互联网媒体的营销价值正越来越被认可,互联网媒体的营销潜力也有待更深入的挖掘。 5月25日,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所长杜国清教授在上海参加“互联网广告衡量新标准探讨——易传媒人群分析系统运用研讨会”时,发表了题为《中国互联网媒体与营销传播趋势》的演讲。她总结道:“互联网让很多碎片化的点在这个平台上重新聚合了,共振型消费者形成。广告主目标群体中个别异常活跃的小群体,引爆和驱动小群体引发共振,发现并成就广告,创造并传播。金融危机虽然我们国内受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跨国企业外企影响都应该很大,广告主的营销传播越来越追求实效。互联网的实效具备四个特点:精准、平台、自创、互动。”抓住这四大特点,就能更好的挖掘互联网媒体的营销潜力,更好的体现互联网媒体的传播效果。 同时在这次研讨会上,杜国清教授与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主任刘冰、艾瑞咨询CTO郝欣诚以及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整合广告平台——易传媒共商互联网广告的效果评价,一致提出了“目标受众覆盖比率”这一新的衡量标准:即以目标受众为导向的广告投放和衡量标准。这一标准的提出,正是找准了互联网媒体沟通与整合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挖掘了互联网媒体的营销潜力,更有效提升了互联网媒体的营销价值。 作为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整合数字广告平台,易传媒以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中国最大的基于真实行为的互联网人群数据库。今年5月,秉承“以人为本”的广告投放理念,易传媒利用自身“人群整合”及“数据整合”的优势,推出“人群分析系统”(Audience Analysis System)。该系统基于易传媒的互联网人群数据库,利用第三方数据及监测平台,结合人口特征等多维度数据,帮助广告主以“目标受众”为导向进行广告策划及效果衡量,达到人群及数据的双重整合。 在“人群分析系统”的技术支持下,人群及数据的双重整合策略将贯穿广告投放的全流程。投放前,调用第三方平台的人群样本数据,分析目标受众经常访问的网站,进行媒介排期的制作;投放中,根据广告实际触达的目标受众比例,在受众集中的媒体,城市、上网时间、上网场所等维度加大投放,实时优化目标受众比率;投放后,提供第三方监测平台提供的人群占比验证报告,衡量品牌广告的投放效果。 易传媒利用业内领先的数字平台技术,全面整合了数百家优质数字媒体资源。2010年9月,易传媒正式发布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横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整合数字广告平台。目前,易传媒“人群分析系统”已为众多品牌客户的广告投放服务,为广告主不断挖掘互联网媒体的营销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