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外贸电子商务发展与金融服务创新高峰论坛”在张家港召开。本次活动由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江苏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论坛以创新外贸电子商务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之困为主题,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广东省电子商务市场应用中心、上海复旦大学、美国供应链协会、深圳“一达通”公司等多所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发表精彩见解,为张家港市中小外贸企业出谋划策。 美国供应链协会秘书长王曦认为,中国经济不可逆转的商业趋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相互融合、平台经济和不断创新。“很难想象,未来10至20年内,一个公司不和任何一个平台发生关系,这样只会被边缘化。”他说,互联网是跨界整合的成功典范,它用技术构建起一个全新的平台,企业要学会利用这种平台获取规模化优势。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博士、中美物流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理事乐美龙指出,少量多次是中小企业外贸经营的特点。相对大企业,中小企业授信、资金回收成本、信息采集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等较高,银行机构向中小企业授信存在风险不可控、成本高、贷款金额低、时间短等特点。 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石代伦指出,所有商业的关键是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则是“傍大款”。一个中小或者微小企业进入了类似“一达通”这样的平台,就等于傍上了大款。“但傍的过程必须是一个讲诚信的过程。”石代伦强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融资时,需要时刻谨记三点:所有的交易都是权益,企业各种单据、票据、运输单、合同等是银行放贷的起点;所有的投资产品都是关于风险的,必须考虑到各种成本、折扣率、利率汇率波动等;所有的交易都必须是真实的,必须保证你不是导致银行坏账产生的那个1%或者2%的风险点。 深圳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总裁魏强举例,“例如企业委托‘一达通’出口一批订单金额为20万人民币的产品,在我们收到对方开出的信用证之后,向企业发放订单金额30%的货款。在产品到达对方口岸后,再支付给企业余下货款中的70%,待对方支付了全额货款之后,再向企业支付剩余货款。”魏强表示,整个过程中,虽然企业需要跟中国银行签订一个货款协议,但是所有的资金都是通过“一达通”的账户支付的,这个企业当期贸易数据、过往贸易情况和信用记录由“一达通”提供给中国银行。企业不必自行与银行联系,不过每笔融资额会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