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研室 首页 教学案例 电子政务案例 查看内容

国外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2011-5-19 14:48| 阅读次数: 953| 发布者: sparkle

摘要: 2003年11月联合国发布《2003年全球公共领域报告:处在十字路口的电子政府》报告,针对其191个会员国,公布了“联合国全球电子政府调查”。调查显示,在电子政府准备指数上,美国以0.927拨得头筹,其次为瑞典、澳洲、 ...
        2003年11月联合国发布《2003年全球公共领域报告:处在十字路口的电子政府》报告,针对其191个会员国,公布了“联合国全球电子政府调查”。调查显示,在电子政府准备指数上,美国以0.927拨得头筹,其次为瑞典、澳洲、丹麦、英国、加拿大、挪威、瑞士、德国、芬兰、荷兰等高度发达国家,亚洲的新加坡与韩国分居第十二、十三位,日本排名十八,中国第七十四。
        根据调查报告,2003年联合国现有成员国中,有173个国家拥有政府网站,高于2001年的143个。只有18个国家完全没有上网(其中大部分是非洲国家)。 
        电子政务已经迅速地列入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工作日程。从美英等国家开展电子政务的情况来看,这些国家的电子政务一般都遵循“以民众为中心”的指导原则。目前美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已经进入了面向普通百姓、面向服务、与用户互动的新阶段。2002年底布什总统签署了“电子政务法”,恢复了曾一度被取消的“电子政府办公室”、作为专门的电子政府管理实施机构,建立了总预算为3.45亿美元的“电子政府专项基金”,并组建了专门的协调机构—总统管理委员会。 经过这些调整后,美国联邦政府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政府管理体系,使美国电子政务真正地走上了正轨。 
        同时,美国政府还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的IT服务外包项目,以求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小的投资得到高质量的服务,有效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美国政府未来几年已大幅增加了IT外包的预算。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IT外包费用为66亿美元,2007年预计150亿美元,以年均18%的增长率剧增。布什政府2004财年的IT预算为593亿美元,这意味着需要雇用和培训IT人员来管理5000个数百万美元的技术项目。 
        与美国相比,加拿大在联邦与地方电子政府的协同和互动方面做得丝毫不逊色。1999年,加拿大总理发布了国家电子政府战略计划—“政府在线”,提出到2004年底实现政府所有的信息和服务全部上网。在总理的亲自领导下,由财政部部长负责电子政府的全面实施。加拿大还罕见地采用了中央集权式的“自上而下”的实施思路,提出了“统一政府”的发展策略,由财政部统一负责跨地区和跨部门的电子政府整合。在国际咨询公司埃森哲的多次电子政府评选中,加拿大的电子政府建设均名列前茅。 
        在亚洲,新加坡作为亚洲电子政府的翘楚,它的电子政务建设在国际上一直独树一帜,也一直是其他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借鉴典范。目前,新加坡政府已经成功搭建了政府与雇员,政府与企业,管理与统辖,民众与政府、资讯通信、教育、知识管理及资讯通信基础设施,科技实验、电子服务等6个战略架构;2003年7月,又启动e化政府的第2次行动计划,确定了6个策略性的优先决议,提出“欣喜的顾客,联网的国民,联网政府”的战略架构,具体目标是在2006年取得“多个机构,一个政府”;敏捷、实效及有效率;可靠并反应迅速等三个主要成果。计划新增12个跨机构的整合式电子服务,最终实现100%的政府服务电子化。
        在本次联合国公布的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韩国的位次从去年的第15位向前挪了两个位次,它在创建电子处理服务和网络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韩国政府于1999年制定“数字韩国21”计划,在持续推进宽带信息通信网建设的同时,致力于消除不同地区之间、阶层之间信息鸿沟的信息化教育。现在韩国已有占全体户数59%的850万户在使用宽带互联网,这使得韩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应用宽带互联网的国家。政府推动、强大的基础信息设施、普遍受教育的民众是韩国电子政府加快发展的主要原因。
        以上国家的电子政务实施过程可以说对我国具有普遍借鉴意义,但从人口、机构复杂性、经济体等方面比较,新加坡更适合作为我国东部发达城市实施电子政务的借鉴样板,而加拿大、韩国则可以成为东部发达省份的样板,美国在人口、机构复杂性等方面和中国更加接近,而其发达的经济体则具有不可比性,但我们可以在立法、机构组织、项目实施服务等方面借鉴学习其先进经验。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严重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状态决定了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必将是不同于任何国家的开创性事业,也同样将不可避免的面临种种困难,而这种困难会在政府、企业、公众的意识转变中不断被克服,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会因此而不断成熟、完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