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的三重品质 中国明代的思想家提出,作为领导人,沉潜内敛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锋芒外露是第三等资质。也就是说聪明能干、巧言辞令,不过是第三等资质。不论是东方、西方,当今世界具备第三等才智的人被选拔为领导人,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当然这种人会干事,作为员工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他们是否具备充当集团领导人的优秀人格呢? 我认为现在的世界上许多企业之所以荒废,根本原因就是很多集团的领导人只具备第三等资质,为了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把具备第一等资质的人选为领导,这一点极为重要。 但是人的人格既不是与生俱来的,又不是永远不变的。人格会随时间变迁而变化,先天的人格或许因人而异,即使具备优秀人格的人,终其一生要始终保持你优秀的人格,确实极为困难。比如原来很勤奋又很谦虚的人,一朝权力在手,就变得傲慢起来,变得面目全非,这种事例不胜枚举。另一种人前半生与社会作对,但是历经风浪之后,以某事为契机,幡然悔悟,晚年变成具有优秀人格的人,这也是存在的。 既然是变化的,那么选拔领导人的基准就不能以这一时点上他的人格如何作为判断,所以我们选择领导人的时候,必须同样考虑怎样提升人格,怎样才能维持高尚的人格。 华盛顿的政界、企业界的要人对我的观点表示认同。阿布夏先生以乔治·华盛顿先生为例发表讲话。他说,美利坚合众国获得独立、取得飞跃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因为具备伟大人格的乔治·华盛顿成了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当时美利坚合众国国会授予华盛顿极大的权力,如果将巨大的权力授予人格不成熟的人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因为乔治·华盛顿具备优秀的人格,所以合众国国会排除反对意见,为了让他顺利贯彻自己的政策,授予总统巨大的权力,这一条写进了美国的宪法。 企业经营也是一样。在企业里经营者被授予极大的权力,但是这种权力的行使,应该是为了保护员工,为员工创造幸福;而不可以用来压制员工,不可以用来满足经营者个人的欲望。作为经营者自己要率先垂范带头实践这种哲学,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如果这样做,企业就一定能发展,而且能够长期持续繁荣昌盛。 牢记“有意注意” 某天夜里我去现场巡查,发现本应仔细观察的研究员正在打瞌睡,于是决定对研究所的领导和员工进行大换血,并起用了很多新员工,从根本上改变固定成员已经做了多年的组织。从常识上看风险很大,可是结果却很奏效。 对自己工作或产品的执着、在现场不懈怠仔细观察的激情,前任员工已经欠缺,而后任员工却具备,否则就不能开发新产品。这种严厉是生产产品时必不可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