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苹果到底有没有饥饿营销

2011-5-30 10:53| 阅读次数: 589| 发布者: lefthand

摘要: 前言:《移动互联网壹周刊》意在整合本周热点资讯或是移动互联网热门话题,并带给大家不一样的分析和评论视角,之后还会定期向用户总结当周热门应用,让你的智能手机实现更多神奇的功能。同时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可 ...
前言:《移动互联网壹周刊》意在整合本周热点资讯或是移动互联网热门话题,并带给大家不一样的分析和评论视角,之后还会定期向用户总结当周热门应用,让你的智能手机实现更多神奇的功能。同时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发邮件给我们,或者是与我们一起展开对移动互联网的各种探讨!《移动互联网壹周刊》每周五早晨更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过来关注我们!
  一场打人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苹果黄牛的反思。在5月7日iPad 2的购买队伍中多次出现了秩序混乱的现象,苹果店工作人员多 次维护秩序,后来一个外国人实在忍受不了“黄牛”的基本排队、 礼貌问题,与一名疑似“黄牛”的男子大打出手,最后导致警方介 入以及三里屯苹果店的“闭门装修”。 后来得知,这个外国人是三里屯苹果店的一名负责人,最后达成 了调解协议,向被打伤的中国男子赔偿医药费、营养费共2万余 元。然后北京苹果专卖店取消了“每人限购2台iPad 2”的规定, 然后“黄牛”开始毫无忌惮的抢购iPad 2,然后iPad 2断货了,然 后市场迅速被开启了“倒卖状态”。 苹果的打人事件再次引发了大家对“饥饿营销”与“黄牛”的讨论, 开始有更多的人谴责苹果的“饥饿营销”,并认为这是苹果一贯的 市场运作手段,意在用稀缺的产品去树立苹果至高无上的形象。 但实际上呢?笔者一直认为苹果的“饥饿营销”并不存在,存在的 是中国市场、中国人购物心里的特殊性,以及其他很多的附属原 因。 首先大家头脑中的苹果“黄牛”现象应该始于iPhone 4,但是如果 iPhone 4并不是首款登陆中国市场的苹果产品,之前还有iPhone 3GS,但3GS在大陆上市之后非但没有热销,中国联通甚至一度 惆怅iPhone的销量太不尽如人意。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联通在 淘宝09年开通的联通iPhone官方商城,其一周的销量仅仅是3部 !写到这儿的意思是,苹果并没有打算“饥饿营销”,卖得不好就 是卖得不好。当时中国市场对于苹果来说只是意味着开拓了一个 很大的可能未来很有潜力的市场,但当时还不是首要的市场。 等到iPhone 4的出现,这一切就不同了,iPhone 4不仅在中国火 了,在全世界也是普遍受到了欢迎,当时iPhone 4断货也是全世 界范围内的断货。好产品受欢迎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谁也 没有想到的是,iPhone 4在中国受到了异常的欢迎,断货现象也 就异常严重。这时候我们开始普遍讨论苹果的“饥饿营销”与“黄 牛”,认为中国区的缺货是苹果自己的营销手段。 苹果对中国市场的估计失误 实际上苹果并没有料想到iPhone 4会如此受欢迎,这算是个一个 失误吧,而且失误更加明显的是,苹果更是小看了中国市场的实 力,在iPhone 4刚推出的时候,苹果还没有将中国市场重视起来 。根据苹果公司当时对市场的划分,美国、日本属于一级市场, 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是二级市场,中国大陆地区属于三级市场, 这意味着在给iPhone 4补货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第一级市场, 然后是第二级,其次才是中国大陆市场。这也是iPhone 4在大陆 缺货严重的主要原因。 但后来发生了变化,苹果从数据报告中看到了iPhone及iPad的主 要增长来自于中国之后,无论是苹果的财报还是苹果的公开计划 ,都足以看出苹果开始重视中国大陆市场,还要在中国市场开设 更多的苹果店面。 元部件的稀缺也是主要原因 另一个让苹果产品在中国稀缺的原因,自然是苹果产品足够优秀 ,但与此同时配件问题却难以解决。当时iPhone 4缺货的另一个 原因就是屏幕产量不足,如今iPad更是面临日本地震和海啸所带 来的麻烦。有媒体发布了一张苹果在日本的供应链的图标,红色 是日本东北部iPhone的零件供应商,一些直接受到了伤害,更多 的是遭遇到了停电。因此该媒体认为白色iPhone 4和iPad 2很有 可能缺货将更加严重。 在说说黄牛 上面说了很多,主要的意图在于产品苹果在中国的“饥饿营销”更 多的是被误解,但黄牛确实存在的。有媒体说的好,没有交易, 就没有黄牛!之前笔者认识的几个中关村经销商说的几句话给笔 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成也苹果,败也苹果”;另一句是 “我撤出中关村的主要原因是当年太晚转型到苹果”。前面一句的 场景是经销商在囤货iPhone 4和iPad的时候大赚了几笔,但后来 iPad 2发布时iPad第一代降价,为此又赔了一大笔。而后一句的 场景,则是一个经销商朋友因利润低下,抵掉店面的时候。 中关村的经销商确实很多都要靠苹果“养活”,原因是iPhone 4和 iPad确实足够出色而太受欢迎。当时iPhone 4的一张订单就能卖 到100或200,在苹果官网上订到的iPhone 4转手让给经销商就 能赚800元(后来普遍在200元左右),经销商雇黄牛倒卖的现 象就自然更加严重。苹果怎样治理?除了供货充足笔者还真想不 出什么方法!希望苹果能多开专卖店,分散购买渠道。另外,笔 者想说的就是,黄牛你倒卖就倒卖,但请你排队,请你自重…… 而打人的那个国外店长,打人总是不好,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因 为毕竟代表了苹果,虽然你可能是没有见识过中国用户开启了“ 抢购”状态是什么样的!我们不仅抢iPhone,抢iPad,还抢盐…… 在上周的《移动互联网壹周刊》中,笔者还说觉得微软与诺基亚、黑莓达成协议只是个开始,这周微软就不负笔者的关注与预测,以85亿美元收购了Skype,成为微软创建36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比交易,并被认为是为了与谷歌、iOS对抗,简直是“不惜血本”。 因为在2005年,eBay只用了26亿美元买下了Skype。由于Skype并没有让收购方成为吸金石,因此有投资者认为,微软收购 Skype的价格应该在43亿美元左右。另外一方面则是Skype的全球注册用户达到了6.63亿,但其中95%以上的用户都为免费用户,微软是否能成功搭建Skype的盈利模式,也是令人堪忧的一个问题。 不过,即便如此,很多行业人士仍人微软收购Skype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多少有一部分是出于迫不得已。此次收购Skype不仅仅是要提升自己的业务,也是为了防止Skype落入谷歌之手。谷歌已经有一套自己的语音通信服务,但并没有达到普及,若是谷歌拥有了Skype,势必整合双方的优势,占据广阔的市场。而现在,谷歌只能还在原有的道路上进行摸索。 那微软将怎样利用这85亿美元买来的Skype,以增加其抢占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砝码呢?大家都想到了将Skype加入到Windows Phone 7中,那这样就比Skype在其他操作系统的客户端形式更具竞争力;其次Skype还可以加入到视频会议和在线会议等功能中,配合office,无疑将更适用于微软的企业客户。
  一场打人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苹果黄牛的反思。在5月7日iPad 2的购买队伍中多次出现了秩序混乱的现象,苹果店工作人员多次维护秩序,后来一个外国人实在忍受不了“黄牛”的基本排队、礼貌问题,与一名疑似“黄牛”的男子大打出手,最后导致警方介入以及三里屯苹果店的“闭门装修”。后来得知,这个外国人是三里屯苹果店的一名负责人,最后达成了调解协议,向被打伤的中国男子赔偿医药费、营养费共2万余元。然后北京苹果专卖店取消了“每人限购2台iPad 2”的规定,然后“黄牛”开始毫无忌惮的抢购iPad 2,然后iPad 2断货了,然后市场迅速被开启了“倒卖状态”。
  苹果的打人事件再次引发了大家对“饥饿营销”与“黄牛”的讨论,开始有更多的人谴责苹果的“饥饿营销”,并认为这是苹果一贯的市场运作手段,意在用稀缺的产品去树立苹果至高无上的形象。但实际上呢?笔者一直认为苹果并没有制造“饥饿营销”……
  关于苹果的“饥饿营销”
  首先大家头脑中的苹果“黄牛”现象应该始于iPhone 4,但是iPhone 4并不是首款登陆中国市场的苹果产品,之前还有iPhone 3GS,但3GS在大陆上市之后非但没有热销,中国联通甚至一度惆怅iPhone的销量太不尽如人意。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联通在淘宝09年开通的联通iPhone官方商城,其推出一周后iPhone的的销量仅仅是3部!写到这儿我们的看法是苹果一开始就没有打算“饥饿营销”,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因为苹果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中国市场的购买能力。
  当时的中国市场对于苹果来说只是意味着开拓了一个很大的可能未来很有潜力的市场,但还不是首要的市场。好产品受欢迎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后来谁也没有想到的iPhone 4受到了全球用户的厚爱,而表现最强烈的确是中国用户,因此断货现象也就异常严重。当苹果还在措手不及之时,我们开始普遍讨论苹果的“饥饿营销”与“黄牛”,认为中国区的缺货是苹果自己的营销手段。
  苹果对中国市场的估计失误
  苹果没有料想到iPhone 4会如此受欢迎,这算是个一个失误吧,而且失误更加明显的是,苹果之前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中国市场。它在与移动谈判的时候就被指不了解中国市场,iPhone 4推出之时更是小看了中国市场的实力。在iPhone 4刚推出的时候,苹果还没有将中国市场重视起来,根据苹果公司当时对市场的划分,美国、日本属于一级市场,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是二级市场,中国大陆地区属于三级市场,这意味着给iPhone 4补货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第一级市场,然后是第二级,其次才是中国大陆市场。这也是iPhone 4在大陆缺货严重的主要原因。
  但后来发生了变化,苹果从数据报告中看到了iPhone及iPad的主要增长来自于中国大陆之后,无论是苹果的财报还是苹果的公开计划,都能明显感觉出苹果开始重视中国大陆市场,还要在中国市场开设更多的苹果店面。
  元部件的稀缺也是主要原因
  另一个让苹果产品在中国稀缺的原因,自然是苹果产品足够优秀,但与此同时配件问题却难以解决。当时iPhone 4缺货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屏幕产量不足,如今iPad更是面临日本地震和海啸所带来的麻烦。有媒体发布了一张苹果在日本的供应链的图标,红色是日本东北部iPhone的零件供应商,一些直接受到了伤害,更多的是遭遇到了停电。因此该媒体认为白色iPhone 4和iPad 2很有可能缺货将更加严重。
  上面说了很多,主要的意图在于产品苹果在中国的“饥饿营销”更多的是被误解,但黄牛确实存在的。有媒体说的好,没有交易,就没有黄牛!之前笔者认识的几个中关村经销商说的几句话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句是“成也苹果,败也苹果”;另一句是“我撤出中关村的主要原因是当年太晚转型到苹果”。前面一句的场景是经销商在囤货iPhone 4和iPad的时候大赚了几笔,但后来iPad 2发布时iPad第一代降价,为此又赔了一大笔的时候;而后一句的场景,则是一个经销商朋友因利润低下,抵掉店面的时候。
  中关村的经销商确实很多都要靠苹果“养活”,原因是iPhone 4和iPad确实足够出色而太受欢迎。当时iPhone 4的一张订单就能卖到100或200元,在苹果官网上订到的iPhone 4转手让给经销商就能赚800元(后来普遍在200元左右),经销商雇黄牛倒卖的现象就自然更加严重。苹果怎样治理?除了供货充足笔者还真想不出什么方法!希望苹果能多开专卖店,分散购买渠道。
  另外,笔者想说的就是,黄牛你倒卖就倒卖,但请你排队,请你自重……而打人的那个国外店长,打人总是不好,无论出于什么理由,毕竟代表了苹果,虽然你可能是没有见识过中国用户开启了“抢购”状态是什么样的!我们不仅抢iPhone,抢iPad,还抢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