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域名市场到底好不好,其实没有什么人可以拿出让人信服的数据,因为中国至今没有一个第三方数据公司,更没有一个域名同业协会组织可以去协调业内事务。以域名发家的厦门三五科技公司上市了,但是它仅仅上市半年就高层(总经理)离职,中下层也换了好几成。都说奔上市,却见到上市后就是“事业终结”这么纠结,让人看不明白。而下面这几件网络上狂炒的热点事情更加让人似雾中看月。 .×××域名获批,投资与使用风险不可忽视 在不久前的ICANN一次会议上,10年前就申请的顶级域名。×××终于如愿被ICANN董事会通过。在10年前申请开办。×××域名的公司,以网络域名有“成年标志”为由,兴冲冲地通过ICANN的一道道审批关,但是最后却被卡在美国的民间组织向政府抗议这道坎儿上。不过,这家申请公司坚韧不拔地同ICANN打了8年官司,最后ICANN同它达成庭外和解,决定由ICANN董事会表决。在去年12月,第一次ICANN董事会表决时,它被暂时搁置未予讨论。为此,笔者曾问过一位ICANN问题专家对此有何看法,他说:ICANN董事会成员来源已经很国际化,越是受到美国政府打压的项目,这些董事越会投赞成票。果然,。×××域名最终获得通过。 中国有一些网站在去年12月ICANN董事会未表决时就预言。×××域名将获批,甚至预注册的商业行为都能见到(尽管它违反了ICANN的RAA原则、涉嫌诈骗行为)。到真正。×××域名获批未启用,新一轮。xxx域名投资的诱惑性宣传又开始了。那么,。×××域名投资与使用真的没有风险吗?站在中国用户角度,笔者认为它的投资与使用风险不可忽视。因为。×××域名连印度政府都表态会在路由器端封杀它,以中国的ICP许可制度,。×××域名既不可能获得工信部备案批准,也很容易在中国网络上把它当做一个屏蔽的域,因此,中国用户购买。×××域名公开在中国使用是不太可能的。 恶意炒客几百元软文狂吹域名交易牛市价 近来网络流传来自《楚天金报》的《流落海外十一年 “古隆中”域名终回襄阳》一文。此为原文:互联网上域名作为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因其唯一性被看成一项不可多得的无形资产,往往具有极高的价值,国内外抢注或回购域名的新闻常见诸报端。昨日,湖北襄阳市某网络公司披露,11年前被美国人抢注的“古隆中”域名gulongzhong.com.cn,最近被其以22万元的价格回购,“古隆中”域名有可能捐赠给襄阳古隆中风景区。据该公司罗女士介绍,2000年,“古隆中”域名被美国新泽西州一美籍西班牙商人抢注。2002年,该公司便开始洽谈回购,但因故未能如愿。去年底今年初,公司方面经多次谈判,终以22万元的价格成功回购“古隆中”域名,昨日,相关过户手续正式办理完毕。公司准备联手襄阳有识之士科学规划其用途,或做门户、社区、旅游等平台,或者捐给古隆中景区。 此文的硬伤有三方面:一是中国。CN域名是2003年3月17日才对全球开放注册(允许外国公司注册),从2003年3月17日到2011年也就8个年头,何来“2000年,‘古隆中’域名被美国新泽西州一美籍西班牙商人抢注”一说?这是在造谣、误读工信部中国域名管理政策。二是中国。CN域名一直只允许组织注册,是不允许个人注册的,这条新闻是在杜撰“被美国人抢注的‘古隆中’域名gulongzhong.com.cn”的事实,也是在陷害注册商的审核行为不作为。三是抢注的“古隆中”域名gulongzhong.com.cn之说是新闻判决,在中国域名管理政策中,域名争议只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授权的域名争议仲裁机构或者相关属地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才能存在“抢注”行为认定,该报道凭什么就认为美国新泽西州一美籍西班牙商人是抢注的呢? 据笔者查询CN域名注册商的库中资料,“古隆中”域名真相是:2007年4月19日才注册的域名gulongzhong.com.cn不是所谓的“2000年,‘古隆中’域名被美国新泽西州一美籍西班牙商人抢注”,而是由两个“湖北襄樊市”用户分别依正常程序注册的,其中“吴凤”是用1元人民币注册的,“湖北支点英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在150元人民币之内注册的。所谓“域名gulongzhong.com.cn,最近被其以22万元的价格回购”就是纯粹杜撰,忽悠公众。 新类别域名(new gTLD)启用还有待时日 ICANN在五年前就提出了新类别域名(new gTLD)扩展计划,而且为此花了5000多万美元进行技术投入,并聘请了几位美国知名的产业经济学专家做二次调研。不过,经历了两任CEO的努力,特别是在ICANN走向国际化共管之后,这项计划才一步步往前推动。 首先是新类别域名的申请流程指南(手册)定稿了,这个自下而上、多次易稿的文档,整体上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多方利益体之间的立场。 其次是各国跃跃欲试的申请者开始公开自己的立场,例如,日本的佳能公司说要申请。canon域名,不过,说归说,ICANN并未接受过正式申请,因为申请流程指南(手册)定稿前,谁也申请不了。当然,还有拿新类别域名申请作广告的公司,例如,爱国者CEO冯军表示,移动互联网产品与传统PC业发展并不冲突,双方可以相互促进,此前为利用IPv6技术连接爱国者旗下各款产品,爱国者申请了“。aigo”国际域名。4月份有网站竟然报道说:在2010年11月份的时候,数码厂商爱国者向ICANN申请了品牌新顶级域名“。aigo”,在GMIC2011会上冯军透露目前该域名仍在申请中,最快今年年底可应用于产品。《数码厂商爱国者将申请。aigo域名,打造全球第22个顶级域名》这样的文章更是完全没有一点gTLD常识,要知道,全球第22个顶级域名是。post (邮政)域名。 最后,根据新类别域名的申请流程指南(手册),每一个新类别域名申请流程如果顺利,不仅最低费用已经达到25万美元这个底价,而且至少也要10个月时间。请注意,这还仅仅是批准成立,按照过去类别域名(gTLD)从批准成立到可以启用的时间不少于2年的记录,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说:不到2013年,新类别域名想启用,恐怕很难。这就是ICANN过去的办事事实,它完全按美国人的做事方式去办,咱们中国人、中国企业真想玩新类别域名,还是别用中国的先玩一票再找法理的思路去做。 慧聪再次咬住万网,意在傍阿里巴巴品牌 业界最近还有一件涉案“大”事是慧聪起诉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国万网,理由是4月21日下午,一些人发现慧聪网突然无法登录,上海、浙江、山西、江苏、广东、河北等地近4个小时皆无法正常访问该网站。慧聪网声称,是万网停止慧聪网几小时的域名解析,并希望借助此事,推进域名注册服务行业的服务规范与相关立法进程,从而规范互联网行业的从业环境。 说实话,这不是慧聪网第一次找阿里巴巴的“破绽”起诉阿里巴巴了。2005年3月3日有一个消息在中国网络媒体中流传:“慧聪将因域名纠纷起诉阿里巴巴”,截至2005年3月5日上午,有近10篇署名和匿名文章见诸网络中。笔者也曾写了《关于hc3600.com域名指向引发事件调查》4篇文章,结果慧聪自己偷偷地在杭州法院撤销了起诉阿里巴巴的诉状。 而这一次,万网有点哑巴吃黄连,应急找律法去应对慧聪的讨伐;而慧聪则用当年关于hc3600.com域名指向类似的法理去指控万网,总之,双方都未真正找到域名解析法理去告诉公众。此案既然未开庭,笔者就不多评论了,听一听咱们法官如何判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