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这般下来,当两个情况出现时,“分水”就成为唯一的可能:一种情况是,A类员工实在听不进老板的唠叨了,外面又有一个巨大的诱惑在吸引着,只要稍微抓住一个类似冲突的小导火索,离职走人就成为现实;一种情况是,老板厌倦了对A类的“诲人不倦”,因为说了半天一点用都没有,尽管A类员工的业绩还是节节攀升,但当老板耐心失去的时候,再加上A类员工可能触犯某些管理底线的时候,让A类员工走人也成为最后的结果。
从管理的角度,这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企业家与其花大心血去改造,不如“用人所长”,在“赛马”中通过不断的行动量和A类员工的真实体验,给足时间让A类员工自我改变,这既可以让A类在公司关键岗位发生效能,又能从长期看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双赢,这才是庞涓式员工使用的方法,而指责其不道德,或者对庞涓之类员工在价值观上否定和打击并非正确的做法,如何双赢才是出发点。 对于孙膑式员工:保护注定是一件适得其反的事,唯一要做的是,建立机制,提升文化。千万别以为,时时刻刻保护这情商很低的孙膑,那些厄运就可以远离孙膑。而另外一个层面是,如果孙膑不经历那些痛苦,可能也就没有后来的围魏救赵之类的传奇故事了,从这个角度看,上帝一定是公平的,完美仅仅是个一厢情愿的传说。 第一领导力中心发现,要谈保护的话,其实对孙膑最大的保护,不是去刻意保护他这样的人,而是建立一种让孙膑这种人“不吃亏、不受气、能尽情发挥”的平台。如同全球最年轻富豪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一样,当公司建立起一种可以鼓励创新并奖励成果的一种机制和文化时,马克。扎克伯格就会冒出来,而且可能不止一个,所以我们看到不善言谈的比尔。盖茨,少言寡语的马克。扎克伯格以及谷歌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等,都是高智商、低情商的代表,但事实却是,他们成为这个世界优秀的代表,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有了保护并激发他们出成果的机制和文化,否则天才早就变成“伤仲永”了。 毫无疑问,孙膑与庞涓都是我们所需要的,在才华需要变现的年代,评价别人简单,但回归自己却很难,无论孙膑还是庞涓,如何用好他们才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