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研室 首页 教学案例 工商管理案例 查看内容

开弓不接回头箭的奥尔森

2011-5-25 14:47| 阅读次数: 771| 发布者: admin

摘要: 肯尼斯·奥尔森30 年代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斯特拉特福,是美国数据设备公司的创始人。他白手起家,在不到30 年的时间里,他的数据设备公司发展到年收入高达76 亿美元,其规模和实力远远超过洛克菲勒退休时的美孚石油 ...

  肯尼斯·奥尔森30 年代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斯特拉特福,是美国数据设备公司的创始人。他白手起家,在不到30 年的时间里,他的数据设备公司发展到年收入高达76 亿美元,其规模和实力远远超过洛克菲勒退休时的美孚石油公司、福特在世时的福特汽车公司。他被美国《幸福》杂志称为“美国企业史上最成功的企业家”。

  奥尔森的家乡是康涅狄格州的斯特拉特福,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地区。奥尔森的父亲是一家汽车连接器厂的工程师,他喜欢钻研并曾创下几项专利。父亲的钻研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奥尔森。在他读书期间,每当放学后,他总是蹲在家中的地下室里——那是他的实验室。实验室里摆满了钣手、钳子、螺丝刀、锉刀之类,还有拆来拆去的钟表、收音机、连接器等等。邻居们经常能听到从地下室传出来的“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开始,人们以为奥尔森家将地下室租给什么洋铁匠,后来才发现这“洋铁匠”不是别人,却是年纪刚过10 岁的奥尔森。有人把钟表、收音机送来,请他修理,奥尔森都能手到病除,邻居们把此当作一个奇迹,并亲切地称他为“小爱迪生”。

  奥尔森的弟弟斯坦利同他一样,也热衷于搞些小发明,因而也是地下室的常客。有一天,当斯坦利用奥尔森刚组装完的收音机收听广播时,突发灵感地说:“哥哥,咱也搞一个无线电台多棒啊!到时候,许多人都能收听到咱们电台的广播,你说妙不妙?”奥尔森停下手中的活,不禁愣了一下。他认真思索了一下弟弟的建议。无疑,这是一件极有魅力的事情。“好!就搞无线电台!”奥尔森下定决心。

  设计、安装一个广播电台,可不像装一台收音机那么简单。不用说,兄弟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整个暑假全都打发上了,才组好一部无线电台。

  试播以后,收听的杂音太大,几乎无法听清播音。奥尔森废寝忘食,不断加以调整,声音终于清晰了。

  小兄弟俩的“奥尔森广播电台”正式播音。这一年,奥尔森年仅14 岁。

  奥尔森高中毕业时正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应征入伍,参加了海军。在军舰上,他正式接受了维修电机的训练。不用说,他十分喜欢这个工作,不久,他就把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制造、运行、维修等知识了如指掌,成为舰上一名出色的技师。

  二次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年,奥尔森从海军退役,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就读。在学校里,他不仅各科成绩优秀,而且对许多机器、仪表无师自通,显示了他在电子、工程方面的天才。

  学院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时,奥尔森应邀参加了研制小组。电子计算机实验室负责人加伊·福莱斯特教授说:“奥尔森来到实验室不久,大家就认识到他是第一流的工程师。”

  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电子计算机原计划用在一种小型飞机模拟器上,因而具有小型、线路简单、反应敏捷的特点。奥尔森参与了研制过程,这就为他以后研制微型电子计算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7 年,奥尔森与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时的助手哈兰·安德森一起,开办了数据设备公司,从事微型电子计算机和半导体线路板的生产。

  创业是极其艰难的。奥尔森四处奔波,才筹措到7 万美元,其中主要来自波士顿风险投资公司。因此,经营这家投资公司的乔治·多里奥特先生占了“数据设备公司”全部股票的70%。而奥尔森只占13%,安德森占9%。

  乔治·多里奥特先生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作为一位风险投资家,他看中了奥尔森这个难得的人才,看好了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前景。他始终坚守当初的诺言:“决不插手数据设备公司的经营事务”。自从他与奥尔森合作以来,二人结为莫逆之交。开办一家高科技公司,7 万美元确实太少,因此,为了把钱花在刀刃上,奥尔森能省就省,千方百计因陋就简。按照奥尔森的设想,斯坦利租来一间破旧的房子,这是一家歇业的木匠铺。几个人经过一番清理,总算把这间破屋打扫干净了。然后,奥尔森又让斯坦利回家搬来一些旧椅、柜子等,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就准备就绪了,只是办公室的门还没有着落。这样,一家没有门的公司就开始营业了。

  奥尔森吃在公司,睡在公司,工作在公司。他并没有什么8 小时工作制,并没有什么上班下班之分。他每天埋头设计和制作,仓库里摆放的微机日益增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销,效果还不错,许多工程师购买了奥尔森的既实用又便宜的微机。公司的生意日益兴隆,不久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奥尔森不失时机地扩大了公司的规模。这时,斯坦利又建议为办公室安装上门,而奥尔森回答说:“把这笔钱省下用到制造、经销上面,岂不更好?再说,我日以继夜守在公司里,还怕丢什么东西吗?”

  让每一分钱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是奥尔森一贯的作风。节约,已成为数据设备公司的一种传统。那种大手大脚、一掷千金的人,在公司里是不会站住脚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