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研室 首页 教学案例 工商管理案例 查看内容

邮寄售货王——沙玉

2011-5-25 14:47| 阅读次数: 733| 发布者: admin

摘要: 世界知名的美国大企业中,用两个人的名字作公司名称的并不多见,原因是,这些企业的发展初期,多半是由一个人脐手胝足创立起来的,与现代化的经营相去甚远,而沙玉·罗拜克公司却算得上是极少数的例外之一。

  世界知名的美国大企业中,用两个人的名字作公司名称的并不多见,原因是,这些企业的发展初期,多半是由一个人脐手胝足创立起来的,与现代化的经营相去甚远,而沙玉·罗拜克公司却算得上是极少数的例外之一。

  沙玉·罗拜克公司是贩卖零碎商品的,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小生意,不值得一提。事实上,它的规模之大,说出来一定会令你咋舌。该公司的员工总数在30 万人以上,每年的售货额将近70 亿美元。对于零售行业来说,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沙玉·罗拜克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李介德·沙玉,开始时,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把生意做得这么大。不过,由他发迹的经过看来,倒是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你做多小的生意,都不要妄自菲薄,只要肯动脑筋,想出一些新的经营方法,照样可以变成大企业。

  沙玉最初是明尼苏达州一条铁路线上的一个运送货物的代理商。当时,代理商们有一个共同烦恼,就是运送的货物常遭受货人拒收,为此常发生争吵。因为货物送不出去,负责运送的代理商就多了一项保管的责任。如果是不怕碰撞的东西倒还无所谓,反正有地方把它们堆在一起就行了;但如果是像钟表,瓷器一类怕摔怕跌的东西,保管起来就麻烦了。

  有一次,沙玉运送的一座钟遭受货人拒收,只好满腹怨气地把钟带回。一回家,他就写了封很不客气的信给发货人:“你的钟存在我处,每天保管费一元,希速作处理!”

  发货人的回信倒是很有幽默意味:“如果依阁下订的保管费用标准,本人信到之日,那座钟已去其半矣,再过几天,即全部归阁下所有了。阁下如此精于计算,何不想一个办法,在当地把钟处理掉,本人也许还可以得到几文..”

  由这封信中,沙玉突然想到一种贩卖货物的新方式——邮寄。

  这一方式有几个优点:一是受货人的退货率大为降低;其次是增加买者的便利,尤其是对乡下人来说,不必再老远地到城里来买东西;第三是有些东西买了之后,不必自己携带,邮差可以替你送到门上。虽然这样一来增加了一点邮费,但很多人还是乐于利用。

  这一“函购、邮寄”的方式,获得意外的成功,使沙玉大感意外,他仔细推敲一下原因,发觉在土地辽阔的新大陆上,这种经营方式所带给消费者的便利,是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沙玉看准了这一步棋,马上结束了运送代理业务,开起杂货店来。不过,他的资本太少,只能供应有限的几种货品,所以这时候还没有公司组织,只是利用他以往送货的路线为自己的生意作宣传。

  在此其间,沙玉已了解一项事实,他的这一新经营方式,并没有专利,如果等他赚了钱慢慢扩充,很可能让后来的同业赶到前面去,因为他知道,这种生意必须要规模大,货色齐全,才能更吸引消费者。

  了解了经营趋势,沙玉决定物色合伙人。这对做生意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步骤。沙玉十分谨慎,经过5 年的挑选,才找到罗拜克,他们的相识过程仅能用“缘份”二字来解释。

  在一个月色皎洁的晚上,沙玉到郊外去散步解闷,突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不一会儿一个骑马赶夜路的人来到沙玉跟前。此人正是罗拜克,他想到圣·保罗去买东西,不料中途迷了路。此时已是人困马乏。沙玉将罗拜克让到他的小店中,两人由于谈得投机,竟谈到东方破晓,沙玉·罗拜克公司也就在这夜长谈中诞生了。第一年的营业额,就比沙玉一个人经营时增加了10倍,到达将近40 万美元的记录。

  第二年的业绩,继续有惊人的增长,但沙玉·罗拜克公司的两位老板却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于是萌发了再找一个经营人的念头。但他们的要求很高,因此很久都没找到,恐怕这样的人才还没等他们发现早就被别人挖走了。

  然而,世上就有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有的人潦倒终生,只因为没有遇到一个认识提拔他们的人;有的人出身微贱,却往往能一步登天,仿佛命运早就安排好了似的。

  在沙玉和罗拜克求才若渴的当口,有一个贩卖布疋的小商人竟时来运转,闯进了他们的搜索网,变成沙玉·罗拜克公司的中流砒柱。

  这个贩卖布疋的小商人叫陆华德。他是怎样被沙玉和罗拜克赏识的,说起来也是个很有趣的故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