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戈班公司创建于1665 年,公司总部设在法国巴黎。1991 年销售额为133.11 亿美元,利润为4.44 亿美元,雇员104653 人。在世界500 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排名第九十二位。历经300 年沧桑,它由一家只生产玻璃的小厂发展成世界上平板玻璃、绝缘材料、建筑材料、引力和卫生用铸铁管道、包装玻璃、包装纸和木制品、加固纤维、工业用陶瓷材料、研磨料等产品的最大生产商和销售商。圣戈班集团所拥有的联合公司共达281 家,其中116 家在法国、165 家在其它国家,按销售额排列,圣戈班已连续数年被《幸福》杂志排为100 家世界最大企业之内,它也是法国十大工业企业集团之一。 翻开精美的圣戈班公司史记,第一页上记载有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题字:“从1666 年始,我们即开始制造其精美程度绝不逊于威尼斯生产的镜子并行销全欧,这些镜子如此精美绝伦、富丽堂皇,其工艺之精湛,堪称世界第一。”这位曾权倾一时的法国国王赞不绝口的镜子就是1665 年建立的“皇家玻璃公司”的产品,创建人是科尔贝尔。 科尔贝尔是法国路易时期的财政大臣。1661 年,由于他在当时法国国内政界争权夺利、内战频繁时期坚决支持年轻的国王改革帝国政治和经济而得到路易的信任。 1664 年秋,科尔贝尔开始进行引进当时技艺最为先进的威尼斯玻璃制造工匠的可行性调查,并且先后派出3 批使者前往意大利招募玻璃工匠,经过艰苦的努力,科尔贝尔终于获得成功。第一批意大利工匠携带妻子儿女于1665 年抵达巴黎。从此,法国拥有了世界上技艺最精湛的玻璃制造大师。科尔贝尔给予这批工匠最优厚的待遇并让他们将技术传授给法国人以保护本国的利益。 1665 年,科尔贝尔玻璃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在法国圣安东尼地区建成并开始生产。同年10 月,科尔贝尔玻璃工厂获国王特许,专门生产王室所需各式玻璃制品。 1667 年,威尼斯工匠返回了意大利。位于法国图拉弗尔的纳厄尔与科尔贝尔工厂合营,同年,巴黎已能进行玻璃研磨和打光处理。 1670 年,科尔贝尔玻璃公司第一次赢利。1672 年,王室颁布法令,禁止从威尼斯进口玻璃。1683 年9 月6 日,科尔贝尔逝世。 负责王室建筑玻璃产品的主管卢瓦接替科尔贝尔,负责整个玻璃工厂的生产。 从19 世纪初开始,圣戈班工厂将生产业务扩展到化学和制造玻璃用的氢氧化纳。在19 世纪下半叶至20 世纪上半叶,圣戈班公司实行产品多样化和地区多样化政策,除了向其它玻璃公司参股外,还发展肥料、煤化学、石油化学以及纸和绝缘产品等。与此同时,向其它地区扩张,先后在德国(1840年)、意大利(1900 年)、西班牙(1947 年)以及巴西等南美国家和地区渗透。 1971 年,圣戈班公司与蓬·阿·穆松公司合并,组成圣戈班——蓬·阿·穆松公司。这个新集团将重点发展圣戈班的玻璃制造业务和重点发展穆松公司管道生产业务作为其新战略。其他业务的股份则陆续被卖出。 1979 年至1981 年,圣戈班集团开始进军电子信息领域,参股国际信息布尔公司和意大利的奥利维蒂公司。 1981 年,法国换党执政。1982 年2 月,圣戈班成为第一批被宣布为国有化企业并被勒令退出电子领域的股份。 体制的改变使得圣戈班公司长期和中期负债额达78 亿法郎,全部债务达95 亿法郎。1985 年,债务达147 亿法郎。由于1977 至1978 年间公司进行重建,导致成本提高,公司只好关闭许多工厂,导致大量工人失业。1981 年至1985 年期间,公司全体雇员总数下降16%。 1986 年,在大众的呼声中,法国政府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一经济体制,当私营企业恢复之初,圣戈班公司就显示了其原有的朝气。在恢复私有制的第一年,即1986 年,圣戈班就获利22 亿法郎并获资金回收额14 亿法郎。1985年和1986 年两年,纯收入增长93%,1986 年至1987 年度增长91%。1987年,巴黎股票市场成交额最多的20 个公司中,圣戈班位居第三。圣戈班与穆松公司继续其重组机构的工作。 圣戈班公司在恢复私有制经营中的出色表现和公司财政状况的迅速恢复使政府于1986 年颁布法令,使其它65 家法国公司回复其私有经营权。圣戈班公司终于保持住自己300 多年经营历史中永不失败的纪录。 圣戈班,带着她的伤痕和荣耀闯入了20 世90 年代。 圣戈班集团的全球市场经营战略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目前其国际化程度已达较高水平,其市场已扩展至35 个国家和地区。近两年,由于收购了美国诺顿公司而如虎添翼。 为了保持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圣戈班始终将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放在第一位。1991 年,圣戈班集团在研究与发展方面的投资为13.82亿法郎,而1990 年为12.32 亿法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