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卡丹可称当今世界的风云人物。他是法国时装业的大师和奇才,足迹遍及五大洲,上至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下至微不足道的领带夹,都使用他的名字做商标。如皮尔·卡丹时装、打火机、香水、手表、地毯、框子、汽车、飞机..几乎一切有形的美化生活的东西都在他以皮尔·卡丹为商标的经营范围之内。这样,全方位、多层次的推销战略,使卡丹的各项经营走上了一条互为补充、滚动发展的道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他拥有98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公司,共有雇员18 万人,领到的营业执照超过720 个。 1922 年7 月,皮尔·卡丹出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近郊,父母是意大利人,靠种植葡萄养家糊口。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了他的家庭生计,生活难以维持,卡丹两岁时随父母移居法国的格勒诺布尔。由于他的父亲不会讲法语,到法国后找不到工作,生活更加困难,这样,童年的卡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一个早晨,皮尔·卡丹带着一只箱子,骑着一辆自行车前往巴黎,由于他违犯了宵禁令,曾一度被德国占领军投入监狱。卡丹到了巴黎后,身无分文,几乎走投无路。后经人介绍进入“帕坎”时装店学徒,从此开始了他的服装生涯。后来,卡丹又先后转到“希芭格里”和“迪奥”时装店工作。这样,他在巴黎这三家最负盛名的时装店整整工作了5 年,由于他勤奋好学,掌握了从设计、裁剪到缝制的全过程,同时卡丹也确立了自己对时装的独特理解,他认为,时装是“心灵的外在体现,是一种和人联系的礼貌标志”。 1950 年,羽翼渐丰的卡丹,自己在里什庞斯街一所楼房的陋室里开设了一家时装店,生产和销售戏剧服装和面具,既当老板,又当伙计。1953 年,他首次举办了自己设计的女式时装展,并一举成功,他的名字赫然出现在许多报纸上。达官贵人、小姐太太们不嫌他的门面小,纷至沓来。1954 年,他的第一家时装店正式开张。 皮尔·卡丹是一个非常富于创造性的人,他凭借独特的商业眼光,广为开辟,锐意进取,打开了时装的新天地。1953 年他改变了传统的时装经营方式,把量体裁衣、个别定做改为小批量生产成衣并不断更新经营方式,这样,全世界的俊俏妇女才有机会穿上他设计的长裙。后来,他又把主攻方向改为男式时装。当皮尔·卡丹第一次展出各式成衣时,人们就像在参加一次真正的葬礼,他被指责为倒行逆施。结果,他被雇主联合会除了名。不过,数年之后,当他重返这个组织时,他的地位提高了。 1959 年,皮尔·卡丹异想天开,举办了一次借贷展销,这一极其超常的举动,使他遭到失败。服装业的保护性组织时装行会对他的举动万分震凉,因而再次将他抛弃。可他在痛定思痛后,又东山再起,不到三四年功夫,居然被这个组织请去任主席。 就这样,皮尔·卡丹的帝国规模越来越大,不仅有男装、童装、手套、围巾、挎包、鞋和帽,而且还有手表、眼镜、打火机、化妆品。并且向国外扩张,首先在欧洲、美洲和日本得到了许可证。1968 年,他又转向家具设计,后来又醉心于烹调,并且还拥有了自己的银行。 “卡丹帝国”从时装起家,30 年来,他始终是法国时装界的先锋。1983年,他在巴黎举行了题为“活的雕塑”的表演,展示了他30 年来设计的妇女时装,虽然岁月已流逝了二三十年,可他设计的这些时装仍然显得极有生命力,并不使人有落后的感觉。由于皮尔·卡丹设计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因此,法国的时装界“卡丹革命”的旋风劲吹。 卡丹在经营时装业的同时,还向其他的行业发展。1981 年,皮尔·卡丹以150 万美元从一个英国人手里买下了马克西姆餐厅,这一惊人之举在巴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家坐落在巴黎协和广场旁边,有着90 年历史的餐厅当时已濒于破产,前景十分暗淡,不少人对卡丹之举不理解,纷纷怀疑这位时装业奇才根本无法使这家老店起死回生。但三年过去了,马克西姆餐厅竟然奇迹般地复生了,不但恢复了昔日的光彩,而且把它的影响扩大到了整个世界。马克西姆的分店不仅在纽约、东京落了户,同时在布鲁塞尔、新加坡、伦敦、里约热内卢和北京安了家,卡丹经营的以马克西姆为商标的各种食品也成为世界各地家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卡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执法兰西文明的两大牛耳(时装、烹饪)而面向世界。” 皮尔·卡丹在使马克西姆餐厅起死回生的过程中,运用的魔法之一,就是牢固地树立了“信誉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思想,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做到让顾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去”。马克西姆餐厅是一家历史悠久的餐厅,历史上它服务的对象曾是贵族官人,范围很小,那时候的经营思想恐怕是以贵族为服务宗旨。卡丹接手这个餐厅后,在“信誉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思想下,尽力保持这个餐厅的“古风”,至今在马克西姆餐厅的服务员一律为身着燕尾服的男服务员。在服务对象上向大众开放,使各阶层的人都能光顾。皮尔·卡丹说;“只做少数人生意的经营作风不改,能够生存下去的机会就少得多,只有走大众化的经营战略,才能生意兴隆。”为此,卡丹要求餐厅的服务质量要精益求精。马克西姆餐厅为服务员定了30 条在服务中应遵守的规则。而这30 条规则,又都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制订的,紧紧抓住了顾客的心理。例如其中一条规定:“在顾客面前必须表现殷勤,使之觉得你总是在为他服务,不给顾客留下被遗忘的感觉。”卡丹反复强调:“要让客人感到在马克西姆餐厅用餐是一种享受。”正是基于这种理论,皮尔·卡丹将简单的餐厅提高到一个享受的高度,不仅能让客人品尝到驰名世界的法式大菜,同时也让客人享受到马克西姆高水平、有特色的服务,从而使马克西姆餐厅的声誉鹊起,名声蒸蒸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