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无论在美国还是世界任何其他国家,它都是权力、财富与荣誉的象征。洛克菲勒家族拥有美国最大的石油垄断财团——美孚托拉斯,它是石油王国的霸主。 洛克菲勒还是美国政治、金融、工商企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巨子,掌握着许多机构,如“对外关系委员会”、“洛克菲勒专门研究小组”等,经常发表各种研究报告,直接影响着美国政府各方面的政策。洛克菲勒家族达到了荣誉的顶峰。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功是典型的美国之梦。 洛克菲勒并不是生来就这样伟大,实际上它是靠着百折不挠的敬业精神,残酷的竞争手段,独特的经营之道,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1839 年,约翰·洛克菲勒出生在纽约州西部,在他父亲的灌输下,幼小的约翰很早就萌生了金钱意识、商业意识。18 无年,约翰从一家商业专科学校毕业,在休威·泰德的公司当会计员,这是一家兼营货运业的中间商。 约翰是个非常认真的会计人员,凭着天赋与勤奋,工作非常出色,第二年休威就把他的年薪升为500 美元。 第三年,约翰根据英国即将发生饥荒的新闻报导,自作主张为公司收购了小麦和火腿。不久,英国真的发生了饥荒,休威公司把囤积的货物向欧洲出口获得了巨额利润。约翰第一次向众人展示了他的商业才华。 掌握信息,把握机会,敢于冒险,这是约翰步入商界成功的第一步,也是他认识自我价值的契机。 不久他决定自己创办公司,实现施展才华的抱负。他找到一个比他大12岁,在克利夫兰的另一家代理商行当职员的英国人莫里斯·克拉克合办起代理商公司,经营谷物和牧草经纪业务。 开业不久,公司遇到倒霉事。中西部的农业区遭了霜冻,农作物几乎没有收成,农民用来年的谷物作抵押要求他们付定金,克拉克一时手足无措,一些同业经纪商也纷纷倒闭。约翰沉住了气,争取到了银行的贷款。在第一个年头,通过勤奋工作,艰苦创业,克拉克—洛克菲勒商行行销45 万美元,从中赚取净利4000 美元。往后几年,恰巧美国商业景气阶段,公司也一直吉星高照。 1861 年4 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约翰根据事先的消息,采购了大量的盐、高级火腿,还有西部的谷类、种子。当战争给千百万美国人带来空前灾难时,军用物资订货单却像雪片似地飞进克拉克—洛克菲勒商行里,物价正扶摇直上。这是发财的良机,但洛克菲勒却没有兴奋过度,他在这种时刻冷静得出奇。商行的业务在有条有理、一丝不苟地进行。棘手的交易,就得心狠手辣,他从不怕撑死。战争结束时,他获得了初步的胜利。 1859 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准尔钻出了石油,克利夫兰的商人都开始骚动起来。不久,克利夫兰和纽约之间有了直达火车,还铺设了宽轨铁道通往石油区的心脏,克利夫兰也变成了一座新兴的石油都市。面对着这股石油狂热,敏感的洛克菲勒凭直觉意识到,石油这个新玩意儿将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前途,他决意投入到这新兴的产业中去。但他并不盲目蛮干,几次去产油区实地勘察,密切注视着石油的涨落行情。最后,他认为现在为时过早,毫不控制的盲目开采造成了生产过剩。果然不出所料,启石油开采两年后,油价很不稳定,一直下跌,即使稍一回升也会再度下跌。 在人生的马拉松赛上,让别人打头阵,找准机会再迎头赶上是很明智的。“不管打先锋的如何吹牛,绝不可盲目下手”。洛克菲勒做中间商时一直把这句话当座右铭。 1870 年,原油跌到每桶不足3 美元。精炼42 加伦一桶的原油,成本费用为30 美元,因此这种原油在精炼成煤油后才会有价值。这种工业的关键是提炼,谁控制了它,谁就能决定付给厂家和批发商的价格。约翰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1863 年,化学家塞缪尔·安德鲁斯加入克拉克—洛克菲勒商号,从办炼油事业,并使炼油厂成为该地区最大的油厂,每天加工500 多桶原油。 后因克拉克与洛克菲勒和安德鲁斯意见分裂,约翰·洛克菲勒以72500元的价钱买下该商行,取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那天,约翰非常镇定自若,他对自己抱有绝对的信心,也就是说,他对这一商业领域及对手的情况已作出了系统的估计,同时也估计到了最后的结局,他赢了。 为了改善地位,扩大规模,洛克菲勒借了很多钱。在1865 年和1866 年间在克利夫兰和匹兹堡分别买下了50 和80 个炼油厂。洛克菲勒的各炼油厂是该行业中最现代化和最有效率的,这使他获得了成本上的重要优势。他的巨大产量使他与铁路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他实际上控制了克利夫兰终点站。他凭借这种强有力的地位,能够从当地银行借到资金。但他还是选择了证券交易所来控制商行。为实现更大的经济实惠并因此而使自己的产品售价比他人的低,他采取了几个步骤以实现过程一体化的目标。他买下了林场,制桶,建仓库,掌握车队。另外,他改组了公司,于1867 年与企业家亨利·弗拉格勒形成了伙伴关系。弗拉格勒的加盟,使洛克菲勒的实力大大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