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研室 首页 教学案例 工商管理案例 查看内容

偏执狂如何理才-Intel用人之道1

2011-5-25 14:45| 阅读次数: 787| 发布者: admin

摘要: 英特尔公司(Intel)创立于1968年。70年代,英特尔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块用于个人电脑的4004型微处理器。80年代,英特尔把普通的芯片制造工艺改造成为世界上最高效、最尖端的工艺。90年代,创新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改进芯片的 ...
“现在挖我的公司很多, 但是我跟他们基本上还没有聊到薪水这一层就结束了, 因为我对他们没有兴趣。”—— 一名Intel员工的话。为什么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Intel能够牢牢抓住员工的心?让我们通过本文一起来分享Intel的用人之道。

  英特尔公司(Intel)创立于1968年。70年代,英特尔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块用于个人电脑的4004型微处理器。80年代,英特尔把普通的芯片制造工艺改造成为世界上最高效、最尖端的工艺。90年代,创新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改进芯片的设计,使它的年销售额增长了7倍,超过250亿美元,资产回报增长了1倍,资本投资达183亿美元。被《财富》杂志评为在全美最受推崇的10家企业中名列第四,在该杂志1999年公布的全球最大500家企业排行中,该公司排名第121,营业收入达262.66亿美元,利润60.68亿美元,资产额314.71亿美元。

  Intel在长达十几年的辉煌中,总是能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每一代高性能处理器的诞生无疑不比好莱坞推出大片逊色,影响级别不是美国每周电影排行榜的影响范围,而是全世界。这一场场好戏的大导演就是Intel不同时期的灵魂人物:摩尔、葛鲁夫、贝瑞特。我们看见的是一个在芯片市场几乎没有对手的公司,它本不应该那样谨小慎微地经营,它本不应该像一个正在创业的公司那样绷紧每一根神经。至少它应该像一个成功的企业那样,员工脸上显示出优雅舒缓的节奏,领导者开始呈现帝王之气。但是Intel给人的感觉始终是勤恳务实,戒骄戒躁,努力经营,时刻准备和没有任何威慑力的竞争对手一搏。按照中国人的逻辑,芯片技术独此一家,无需打广告。中国电信打打广告无非是表示他们还有点现代经营意识,根本不是市场的需要。Intel 却踏踏实实给所有标注“Intel inside”的广告掏60%右左的广告费,这在许多人看来是钱多了无处花。对Intel,做这一切都非常自然,用Intel文化的灵魂人物葛鲁夫最简洁的语言最能揭示这样一个独特企业的独特想法: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偏执地发明,偏执地经营,偏执地成功-这就是偏执狂。

  一、Intel的文化

  6个价值观是Intel的核心文化。它贯穿了Intel所有的工作,成为Intel企业宝贵的财富和成功得以为继的法宝。这6条价值观,既是工作方法论,也是人文环境标准,还是凝聚人心的企业无形资产。

  1、价值观第一:以客户为导向

  Intel要求所有员工认真倾听客户、供应商和股东的声音,对他们的要求作出积极反映。Intel从不为员工安排固定的车位,包括高层人员在内,车位向来是先到先停。但是有特别为客户保留的停车位。Intel有一个厂商评鉴制度(VOC,Vendor of Choice),定期由Intel主要客户为Intel打分,所有评鉴的标准都是由这些客户制定的,包括交货、产品供应、客户服务、回应及时性等。“客户为导向”含义非常广泛,例如公关部在安排记者采访时,媒体成为客户,就以媒体的需要为导向。公司内部员工之间也有客户的概念,相关联的员工相互之间也成为客户支持的关系。

  2、价值观第二:纪律严明

  Intel企业文化的第二个支柱是纪律。过去Intel在硅谷有一个“名声不佳”的8点签到制度。公司8点上班,任何人,只要迟到5分钟,就得在特别准备的签名簿上留下大名才能工作。现在Intel与IT企业相比,同样在纪律方面也是严管之列。中国Intel公司早8:30上班,员工严格遵守作息制度。Intel在硅谷的另一个纪律是“清洁先生”检查制度,每个月一次,由资深经理们负责检视公司各个角落的整洁,并评定分数。硅谷是高科技企业汇集的地方,许多企业充分尊重员工个性,给员工很大的自由度,而Intel的“严”纪律成为硅谷公司自由大趋势的一个反例,但是Intel照样执行,极具个性。而且Intel在纪律里面专门有一条是让员工注重细节,这是一条非常有意义的提示,高科技所有的伟大都藏在细节里。芯片中0.18um这种线宽就代表了一个公司在硅技术领域追求细节突破的伟大成就。而MMX这样的产品完全是对一个小芯片细节上的完美畅想。Intel公司是一个懂得细节造就成功的企业。

  3、价值观之三:质量至上

  Intel公司非常强调每个员工的工作质量,这是公司在客户心中制造质量神话的过程。Intel是技术领先者,这一切都需要高质量,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技术和服务质量。

  许多企业都是以非技术人员在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质量把关,质管人员无非检查成品,确保出货的成品合于质量上的规定。安迪?葛鲁夫在Intel采取的是截然不同的方式,从开始就要一位优秀的技术经理负责质量管理。需要质管人员“知其所以然”是Intel质量控制的一个特色。

  4、价值观之四:鼓励尝试冒险

  Intel的文化特质中非常有特色的一项是“鼓励尝试冒险”,这里说的鼓励尝试冒险并不是闭着眼睛,一头栽进去的匹夫之勇。Intel推崇的是充分评估,在接受挑战之前,充分掌握情报,尽可能了解种种变通之道与替代方案。Intel的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就有两次成功的挑战,一是成立仙童半导体公司,另一次则是成立Intel公司,他让“鼓励尝试冒险”成为Intel的文化。摩尔常常说:“变动是我们的盟友”。

  1985年,安迪?葛鲁夫决定放弃存储器的生意,将全部精力放在一个前景未明的微处理器市场,结果使Intel成为微处理器芯片之王,让Intel找到了“未来之路”。安迪?葛鲁夫后来还不惜花巨资,冒险推出“Intel inside”的品牌推广活动,建立Intel的品牌认知度,这些都是Intel“冒险”成功的典范。

  在员工中,Intel非常鼓励冒险精神。在芯片领域里,创新成为日常工作,如果没有技术的领先性,无法谈论优势,因为芯片是计算机的心脏,对其健康的要求超过许多产品。对员工来讲,既要讲结果为导向,又要尝试冒险,好像是矛盾的,细究来看其实不是。有的时候为了保证好的结果要去冒险,有时候为了好的结果不能去冒险,所以Intel通过评估风险去降低冒险的风险。如果员工在经过冒险,没有达到什么目标,公司比较宽容他的行为。公司鼓励和奖赏承担风险的行为。

  5、价值观之五:良好的工作环境

  Intel公司中国总部在北京嘉里中心,是北京“寸金寸土” 的写字楼之一,曾经是携巨资而来的网站公司的首选写字楼。在Intel办公室里,有让员工满意舒适的工作环境。公司专门为员工设置了可以洗澡的地方,牛奶、咖啡都是免费供应。公司尽量减少员工不必要的操心,另外也杜绝不必要的干扰。人力资源部还有小型图书馆,有提高英语学习的书,员工可以去借阅。

  Intel完整地向全世界拷贝他们的文化。Intel中国与美国总公司的文化是完全一致的,员工到别国去和同事工作,不会有任何差异感。Intel公关部经理刘婕觉得在Intel工作可以比较集中地考虑把工作做好,“一个新员工到Intel公司,会觉得Intel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公司,员工在上班时间表现出来的是心中只有公司,没有自己,每个员工会觉得:我这种行为符合不符合Intel的价值观、规范,能不能够为Intel的进一步拓展带来好处,很少带着个人的性格。”

  Intel为了给员工更大的创意空间,举张在工作中进行争论,团队要密切合作。Intel认为两个工程师经过讨论甚至激烈辩论之后产生的议案,往往比一个人闭门造车所推出的要好。更进一步,工程师提出的建议通常不够好,通过与客户、市场行销人员以及工程师之间的互动探讨,才能够开发出更好的产品。1993年,Intel开始第一届“创意日”,创新建议超过100件,最后出来了2件冠军议案,最后两个议案都用在Intel的新产品中。

  Intel不论个人是否已经为晋升做好准备,往往是直接授予更高职位,让有能力的人迎接更高的挑战。Intel的看法是,重点是在于一个人学习的速度,而非他以往的经验。学习速度快的人,一旦授予高职,会更快速度学习,达到目标。

  6、价值观之六:以结果为导向

  以结果为导向,看投资回报怎么样,如果根本看不到结果或者结果不正确,就要调整。以结果为导向还有一个含义是,Intel不像许多公司注重过程,什么都管着你,Intel可能是非常授权让你去做。Intel认为,只要你预见到一个好结果,你就可以去试。

  Intel的“结果导向”管理上有一套成熟的机制,就是设定可评量的目标,依设定的时间表提出阶段性的成果。Intel的灵魂人物安迪?葛鲁夫成为这项务实原则的监督人和实践者。以结果为导向意味着肯定积极的目标、具体的结果与产出。要让每个人了解团队的方向,必须要设定高目标,还要以量化的手法,务实地定出能够实现的进度和成功的指标,这样一来,每个成员就能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一己之力。Intel以“计划式管理”(MBP,Management by Planning)来推动结果导向的理念。每个事业部,每一个部门,以至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设立每一季的目标,并且为完成季度设立的具体的指标,所有的目标设定都以公司的方向为指导原则,每一季结束之时,每个人为自己的成果评分。同时,也通过相同的步骤设定下一季的目标。为了让所有的人了解公司的方向,每一季公司都为所有员工举行公司的经营会议(Business Update Meeting)。在会议中,公布公司经营以及市场上的竞争状况。

  英特尔的公司文化除了上述6条准则外,把求实精神和平等原则作为英特尔的科研准则。英特尔公司的创业者大多来自硅谷北端的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加大学,他们在科研上的求实精神和学术上的平等原则影响着后来者。英特尔公司雇员同各级主管之间保持着经常性的交流,涉及重大问题的决策,实行“民主集中制”,先在基层征询意见,表决通过后坚决执行。总裁、副总裁出差一般不坐头等舱,中午同雇员在同一个餐厅就餐,办公室的门从来不关,这样可以同雇员随时沟通,同他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愿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