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率几乎100%,每6秒售出1张话剧票,小制作的雷剧场用自己的智慧,为中国话剧市场化出路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 平均每小时出售625张票,10000张演出票只用16小时47分钟便全部售罄,是什么如此具有号召力?是歌星演唱会还是国际大片?答案全部是否定的。 这不过是一场话剧,是雷子乐笑工厂(以下简称笑工厂)这家“小块头”的小制作话剧。之所以说他们小块头,是因为笑工厂正式投身于小剧场话剧行业至今不到3年,每一部戏投入的成本不到1万元,大多戏布景造型简单,布景、导演、编剧、演员统统跳不出台上那几个观众混得脸熟的人。 在北京,像这样的民营剧场还有130多家,但能像笑工厂一样有自己的两个剧场——八一剧场和雷剧场,上座率几乎为100%,能创造每6秒售出1张话剧票纪录,成立3年共演出1090场,推出23部原创减压喜剧的,恐怕放眼全北京甚至全国,都无人能出其右。这样的创作速度和演出频率是以往传统话剧社所不敢想像的。笑工厂能创造这样的纪录,源于他们独辟蹊径的经营模式。 定制话剧 大树底下好乘凉 冲着雷剧场“爆笑喜剧”的吸引力和团购仅33元的诱惑价格,对话剧并不来电的卜海燕也跟风了一回。不能算精致的舞台布景和简易折叠座椅并没有减少卜海燕在看《青鸟那是必须的》时爆发的大笑。相反,“我觉得小剧场氛围很好,人不是很多,看得见,听得清,效果不错。”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观众根本不会想到这是一部为青鸟健身俱乐部(以下简称青鸟)量身打造的话剧。整部戏除了冠名和代表青鸟的黄手环,没有任何与青鸟有关的东西。这正是雷子乐的高明之处:为企业定制话剧,是要让企业的灵魂在话剧里无处不在。而青鸟的灵魂,就是他“助人为快乐之本”的理念,因此《青鸟》就讲了一个虽然情节离奇与青鸟毫无关系,但始终透着“助人为快乐之本”这一道理的故事。 对于和雷剧场的这次合作,青鸟健身总经理王成觉得比较满意,“仅仅是冠名太形式了,应该有些实质的对接,因此把青鸟的理念结合他故事本身做一些融合,这样的效果很好。” 最初为了生存,笑工厂也尝试过广告植入的老路:他们把赞助商的产品Logo贴满了舞台,然而由于影响力太弱无法获得广告主的青睐,最终却只获得了企业的服装和道具赞助。 恰逢青鸟健身俱乐部(以下简称青鸟)8周年店庆,雷子乐心中曾产生的一个模糊想法在这个机缘下有了雏形:为青鸟量身定做话剧来做店庆。这种新颖方式立即吸引了青鸟总经理王成。于是,话剧定制服务小试牛刀之作——《青鸟那是必须的》(以下简称《青鸟》)诞生了。 随着雷剧场知名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定制话剧这种营销模式的潜在能量。除了已经在合作的青鸟、Kappa等9家企业,女子高端SPA会所百合春天也加入到了定制话剧的队伍中来。并且,百合春天还拉来了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苏宁电器。未来,也许你在苏宁买上一定数额的家电,就能得到一张或者几张雷剧场的门票。为企业定制话剧让企业收获了惊喜,也让笑工厂尝到了甜头。定制一部剧的价格在14万元左右,包括导演费、编剧费、硬广费、场租。而定制方青鸟和百合春天则分别投入了30万元和20万元,从第二档演出开始,笑工厂就能够全面盈利。 但越容易带来利润的模式,就越容易招来竞争对手的复制,何况话剧定制复制起来并不难,一旦资本更雄厚、大多戏有明星加盟、影响力更强的开心麻花剧场也涉水此服务,或者人艺、国话这样大牌云集的专业院团也愿意放下身段为企业做定制,那么把定制服务当做正餐而非点心的笑工厂势必面临被挤出这个市场的命运。 女子高端SPA会所董事长钱素兰和青鸟健身总经理王成的观点不谋而合:站在纯商业利益的角度,如果未来有影响力更大、知名度更高、制作更精良的剧社提供话剧定制服务,不排除与之合作的可能。 在这种风险下,笑工厂一边深耕北京市场,一边将目光投向远处。 “原创百姓减压话剧这条路,我们会一直坚持,并保持每月出一部新戏的速度。这叫手握干粮心不慌。”张成晓勇对《数字商业时代》记者表示。 笑工厂还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利用自有场地雷剧场在东四十条商圈的有利位置,白天开咖啡厅,售卖冷餐、咖啡,给附近写字楼的白领提供简餐,晚上演出。到了演出淡季,张成晓勇还会带着自己下面的一帮年轻演员办少年表演培训班和白领艺术培训班。这让没有固定场地不得不在各个剧场“打游击”演出的其他民营剧社只能望洋兴叹。 除了白领聚集的商圈,张成晓勇还盯上了社区这块话剧市场的空白,希望话剧能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表演。此前笑工厂与东直门街道委员会的成功合作,使得这个想法正在街道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迅速推进。 下一步,张成晓勇决定接受上海浦西洲际酒店的入驻邀请,迈出全国扩张的第一步。当然,话剧不像电影,一个拷贝就可以整部带走。让话剧像电影一样从一家电影院走向全国院线,并不是容易的事。百老汇式的授权演出无法保证每部戏的质量,张成晓勇希望能由北京工体雷剧场的演员带出一批优秀的当地演员,最后在上海实现本土化管理,能做到两地甚至未来在全国同演一部戏。 作为传统话剧的爱好者,王成对笑工厂的通俗话剧还是持肯定态度:“(他们的话剧)还是不错的,民营话剧社要活下来毕竟不容易,先不论成败,单就不依赖票房而尝试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就很值得借鉴。只是在我这年纪看来,(他们的戏)有点幼稚,笑点低。如果能多一些文化内涵,一些让人回味的东西,会有越来越广的观众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