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看那满天飘零的花朵/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有谁会记得/这世界它曾经来过”这是一首名为《老男孩》的歌。11月初,Twitter等微博客上开始有人提起这首歌,循着链接过去是一部同名电影。短片下数百页评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感动、流泪、青春”。这部《老男孩》并非高成本的精良大作,叙事逻辑、悬念设置也无太多新意,但“感动”网民的是对于青春略显粗糙的述说。 片中有一幕问到,“你们觉得你们能红吗?”青春是什么,青春就是不能红也要坚持理想。《老男孩》通过两个中年人重新置身选秀舞台的故事回应了“那些永远不会褪色的梦想”。 这同样是在视频网站江湖中拼杀的优酷的写照。2005年11月,原搜狐公司总裁兼COO古永锵以300万美元启动资金创办合一网络,2006年6月21日,合一网络宣布优酷网公测开始,由此杀入视频大战。经过头两年的混战,国内留存下来的几大视频网站近两年间又展示了版权大战、国家队进场、酷6借壳上市等不同剖面后,行业发展的方向明了,IPO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现金流深耕版权内容、带宽投入等方面,让视频网站的“马太效应”进一步体现。11月16日,筹谋已久的优酷申请在纽交所上市,计划融资1.5亿美元。优酷的竞争对手土豆网则在此前的11月10日申请登陆纳斯达克,计划融资1.2亿美元。详细比对两者的招股书可知,优酷的平台规模、版权成本、服务器带宽、营收规模、现金储备等不同经营侧面均高于土豆一个数量级,但“同样的故事只能讲一遍”。而且视频网站的商业模式具有较强的复制性,比如探索了几年的营利模式后,尽管收入构成略有差异,但两家94%以上的收入来源都是在线广告。 在这个时候,《老男孩》的蹿红正逢其时。截止11月29日,仅在优酷网站,该视频总播放数已超过1900万。对于联合出品人、“第一视频[2.69 -1.83%]网站”优酷而言,这个成绩足够给力,因为“优酷出品”是优酷2010年的核心发展策略,也是优酷对于投资者们如何解决差异化竞争疑问的一次试答。 自制内容获得优酷如此重视,也经过了几年的积累,2007—2009年,优酷的自制内容以网络短剧为主,期间包括拍客作品、原创短剧等,这几年的积累培养了用户习惯、制作水平以及客户的营销需求。进入2010年,为让优酷可以“从产业链下游平台向上游延伸”,提高优酷对于影视剧版权方的话语权,4月20日,优酷宣布了“优酷出品”的战略思路:“基于对互联网用户视频需求的洞察”,优酷希望“打通网络电影、网络电视及网络综艺活动的制作、流通环节,带动视频行业进入产品化时代”。其具体举措则是与中国电影集团联手投拍十部短片,命名为“11度青春电影行动”,《老男孩》是该系列的压轴作品。 自制剧受到网友追捧的同时,与广告主的合作也多了选择余地,《老男孩》的赞助商即是以植入广告的形式嵌入短片情节中。显然,优酷在摆脱同质化竞争的道路上已经迈开了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