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新东方打造出中国教育培训机构海外上市的首个成功样本,国内有实力的培训机构都在跃跃欲试,这股被金融危机压抑的热情,在今年下半年经济回暖和金融市场向好的背景下集中释放。短短3个月内,就有4家中国教育培训机构登陆纽交所。引领这波上市潮的,是一家有着互联网基因的教育培训机构——安博教育(NYSE:AMBO)。 安博与资本的关系一直都很密切。创业之初,安博就有风险投资的孵化,这和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的“白手起家,小本经营”很不同。1999年,硅谷软件工程师出身的黄劲以“构建开放式教育平台”的理念打动了投资者,带着几百万美金的天使投资回国创业,当时安博身上更引人注目的是“硅谷”、“IT”这样的光环。2004年,安博研发的全系列教育软件系统已经应用于包括政府、大学、中小学校、企业等在内的数千家机构。当时每年能有几千万人民币的营收,但这只是个开始,安博要向更大的市场迈进,做更全面的教育服务。这时候他们引入新的投资,2006—2008年,每年都有资金进来,金额从1000多万美金变成5400万美元,再到1.03亿美元,两次创下国内教育培训机构私募融资的纪录。后两轮融资主要用于2007年在全国展开的对地方教育机构的大举收购,安博将其与自己的平台和团队相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打造“中国教育航母”。 2007—2009年,安博共计进行了24项并购,与此同时其年收入从2007年的3.19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9亿元,净利润由3423万元增长到1.38亿元。这样的增长势头在今年依然延续。新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安博的营收达到1.47亿美元,同比增长80.5%,公司净利润1870万美元,同比增129%。 “中国、教育、技术”,是吸引资本市场的三个关键词。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劲这样向《商务周刊》解释安博备受资本市场青睐的原因。“中国+教育”代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技术”则是安博与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差异化竞争的所在。“安博致力于用先进技术服务于教育,搭建的是一个教育平台。”在她看来,技术可以帮助安博实现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实现的“标准服务”,通过把名师教学、优秀课件等教育资源整合到自己研发的智能化系统中,安博就可以相对标准化地输出高品质的教育服务。 “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黄劲表示。这也是安博敢于通过并购大举整合教育培训行业的原因所在。技术为内容、渠道整合提供可能,而整合又给技术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规模和竞争力就在这样的雪球效应中不断扩大。这正是安博所预想的发展路径。 理论上讲,拥有了平台优势,安博可以切入他们想要进入的任何一个细分的教育培训市场。安博的业务也的确涵盖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三大领域,是国内业务线最广的教育机构。但黄劲表示,“安博并不是毫无重点的全线铺开”,目前的战略重点还是集中于课外辅导、中学和大学学历教育、职业培训4个部分。这些业务统一于安博打造一个“陪伴学生一生的个性化教育平台”的愿景。而且在某些领域,如安博最早开发的大学生实训市场,安博已经建立起领先优势。IDC发布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实训市场报告的数据显示,安博以15.4%的市场份额占据首位,是第二名的两倍多。 2010年,安博倡导的区域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认可,并在京津、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完成基本布局。在院校合作方面,安博教育已经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动漫设计、服务外包等系列课程总共十四大专业方向上与超过20家大专院校开展了合作,一些本科重点院校也将纳入安博的版图。近期,安博又与4家职业教育机构签订了合同。 中国的教育市场巨大而又分散,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真正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效结合,融通差异巨大的各地各类教育机构,避免出现整而不合的局面,是安博整个战略成功的关键所在。“比起过去的两年,我们会将更多精力放在已经完成布局的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上。”黄劲对《商务周刊》预计,安博接下来的收入增长会更依赖于整合后的有机增长,而非收购所带来的战略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