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研室 首页 教学案例 工商管理案例 查看内容

三星电子突然发力

2011-5-25 14:41| 阅读次数: 1057| 发布者: admin

摘要: 三星电子今年的业绩表现在提醒着人们,除了苹果和IBM,这家韩国最大企业仍是科技界不容忽视的发展最快的品牌之一。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拥有电视、内存芯片、手机和LCD等业务的三星电子总收入40.23万亿韩元(约合3 ...
三星电子今年的业绩表现在提醒着人们,除了苹果和IBM,这家韩国最大企业仍是科技界不容忽视的发展最快的品牌之一。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拥有电视、内存芯片、手机和LCD等业务的三星电子总收入40.23万亿韩元(约合35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并超越2009年第四季度39.25万亿韩元的营收记录,创历史新高,净收入4.46万亿韩元(约合3.9亿美元),按年增长17%,营业利润4.86万亿韩元。如果不将相关专利支出计算在内,营业利润有望达到5.1万亿韩元。这是一个不逊于任何一家美国科技巨头的成绩单。

而仅仅在一年多以前,三星还曾经陷于单季亏损7.7亿美元的危险境地,被迫采取战略性全球收缩以“过冬”。 冬天刚过,三星电子即全线发力,表现强劲。

三星电子的优异表现,主要原因是半导体业务增长强劲,该部门当季总收入为10.66万亿韩元,创历史记录,其中营业利润3.42万亿韩元,利润率32.1%。三星存储业务取得了7.49万亿韩元的收入,按年增长60%。在DRAM业务中,尽管由于供应过量造成价格偏低,不过三星还是凭借成本控制与战略投资两大优势在市场中表现突出。而NAND业务则借势市场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嵌入式产品的巨大需求而实现赢利增加。此外,移动通讯业务的销售额也依靠旗舰智能手机产品Galaxy S等实现稳中有涨。

三星电子副总裁兼投资者关系组组长Robert Yi 表示:“三星在第三季度面临比较严峻的商业环境,一方面是电脑和电视购买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是美国、欧洲等发达市场经济持续疲软。但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三星的营收和利润还是取得了明显的增长,这主要归功于我们的存储半导体产品物美价廉,以及最新的智能手机等创新产品。”

这就是三星这家企业的可怕之处:哪怕是在市场总体环境并不喜人的时期,它也总能仰仗“东边不亮西边亮”的个别业务强劲表现渡过难关,并跑赢大市。今年以来,三星的主营业务之一LCD液晶面板行业由于电视和笔记本电脑行业的不景气,出货量逐季下降。三星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器、液晶电视和LCD面板供应商,受此影响三季度其LCD业务收入下滑到占总收入的20%(8.10万亿韩元),利润贡献不足12%(5200亿韩元)。但如上所述,半导体业务却风头无限,其nano闪存出货量也随着苹果iPhone手机的大卖而大幅增长。一度低迷的手机业务也适时回暖。今年第二季度三星手机部门的净利润从第一季度的9.3亿美元下滑到5.3亿美元。但到了第三季度又奇迹般实现营业利润1.13万亿韩元(约9.9亿美元),营业利润率高达10.2%。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9%,同时三星手机的平均售价也比上一季度增长了14%。这背后是三星将手机营销重点放在了软件和内容上,其6月份新推出的旗舰智能手机Galaxy S和Wave销量持续增长,Galaxy S已经进入了90多个国家,被210个运营商选定。三星预期截至2010年底,其销量将达到1000万台。基于三星开放的智能手机平台bada的Wave也已实现向80个国家发货200多万台。

两年前金融危机来临时,三星电子全球缩减成本,中国市场也不例外,三星电子中国社长朴根熙带领高管层率先自降收入20%以上,其白电业务也撤出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局部市场。

但金融危机影响一过,三星迅速提出“一等化理念”,即在各个领域都向“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方向努力。从去年开始,一向“低调”的三星在中国明显加大推广力度,连续进行大张旗鼓的产品发布,产品价格也大幅下降,甚至为运营商和渠道商提供大手笔的营销费。三星的内部目标是不仅要利润,还要销量。除此之外,三星中国也对其渠道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加大渠道投入,将“分公司”改为“支社”后,总部进一步控制终端,实现渠道扁平化、精细化运作。人们发现,三星电子在中国变得越来越富有“攻击性”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