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考证只为找个工作 董晓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名毕业生,平时酷爱摄影。在校期间,曾在报刊上发表多幅摄影作品。除此之外,他自学了PS等有关摄影的技术,并在大二的时候拿到了计算机等级证书,信心满满的他希望能在一家影楼做摄影助理。应聘的时候,因为非专业出身且没有摄影师资格证,最终,面试官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初出茅庐,证书是你唯一证明自身价值的东西,这年头儿,有证不是万能,无证却是万万不能”。在面试失败之后,小董不无失望地感慨道。 “是呀,我可以多考些证书在手里,以后就业的机会也会增多的。”西安理工大学的小刘说。据了解,现在大学生们青睐的证书大多是职业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电子商务师证书、注册资产评估师证书以及导游证等各种技能证书。校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考证”是为了增加自身“含金量”,提高就业竞争力,“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组合目前已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起码条件。 西安石油大学的陈华在经历两次计算机二级考试之后最终胜利过关,在结束了四、六级英语考试之后,又开始准备会计考试。陈华学的是新闻专业,原本是和会计沾不上边的专业,现在却由于考证,假期都“宅”在学校里,一头扎进“考证门”。“我也不知道考取的这些证书有什么用,大家都在考,有一些盲目跟风的成分,但是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证多不扎手,以备毕业后找工作用”。 声音 专业不精一样被拒 目前,通过考证来提升就业能力、增加就业砝码,是许多大学生的心理期待,但是捧着这块“敲门砖”就能敲开用人单位的大门吗? 证书固然重要,但能力才是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根本。而且证书绝对不是越多越好,最重要的是与所学专业是否配套,与工作方向是否对口,在考证之前要有自己的目标规划,明确该证书的价值,不要因考证而忽略了本专业课程的学习。 “大学,重在摄取知识营养,多参加点活动,比考那些只管一时的证书有用多了!”问及学冶金的小杜他都考了什么证书,他淡定地说:“基本证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驾照想到以后有用,也已经考过了,其他的我觉得至少对我而言没有什么意义,索性不去关注。” 对于一些强调专业能力的职位,如技术、管理、营销等岗位,企业招聘人才时更看重实际能力而非证书。此外,毕业生在校的各科成绩是否优秀,是否拿过奖学金、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有参加社团的经历等,这些条件都非常重要。一个拿过各类证书的毕业生,与一个拥有良好成绩和企业实习经验的毕业生相比,企业一般会选择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