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研室 首页 行业资讯 教育新闻 查看内容

例题式教学法探索“准职业人”培养模式

2013-6-13 10:21| 阅读次数: 2948| 发布者: 教研室

摘要:   河北外国语学院自建院以来一直把培养“准职业人”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也一直在探究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和创业实践能力。顺应这一需要,学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例题式教学法”。

  榜样式教学法的核心步骤:集中指导、分别授课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集中授课,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集中学习,但是,因为学生各有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参差不齐,就会导致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学习成绩拉大。即使部分专业采取一对一的单独授课模式,同学们可以充分地接受到老师的亲自指导,却缺乏在团队中的相互比较和相互印证,而显得空间压抑与孤单。而榜样式教学法采取集中指导、分别授课的模式,就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

  第一,教师进行集中指导:上课之后,老师和同学集中到一起,让“榜样”先到讲台上进行“示范”,然后让其他同学共同参与对“榜样”的剖析和批、评。这种情况下,人人能了解“榜样”的问题所在,人人都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老师们再进行总结,并对“榜样”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统一的讲解和指导。

  第二,教师再进行分别授课:集中指导结束后,同学们再分别回到自己的专业课堂上,在各自授课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授课老师针对榜样身上出现的或者其他同学身上可能普遍存在的问题,随时地进行个体纠正、指导,从而使“榜样”更加出类拔萃,成为真正的榜样。

  比如,“榜样”在唱高音的时候很挤,其他同学就会意识到这一点,感觉声音不自然,感觉自己的身体也跟着紧起来了。在这种感觉中,同学们就会主动思考怎样唱,才会让身体放松,用哪个部位才能唱出漂亮的高音。于是同学们就会领悟到气息下沉,脚底抓地,后面吸开(闻花时小舌头抬起的状态),使劲的点也要放松等演唱技巧。

  再比如,同学们在演唱过程中,可能只顾着方法了,唱得比较生硬,但自己没有察觉。而通过“榜样”“示范”,其他同学就发现他(她)演唱的生硬、神态的不自然。这时,我们就会认真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演唱者首先要认识到:唱歌其实是口语表达的一种方式,演唱的时候应像朗诵一样出现强烈的画面感;第二,演唱者必须要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真正情感和意图;第三,演唱者要在自己做“榜样”、观看“榜样”过程中,不断地将唱法融于自然的表演中。

  榜样式教学法使堂堂都是考试,节节都是展示的舞台

  一般高校的考核基本是一学期一次或半学期一次,而榜样式教学法却让同学们在每一次课堂上受到考核,得到同学们和老师们的“批”“评”帮助。因此,榜样式教学法让堂堂都是考试,堂堂都是展示的舞台,同学们随时有自己进行检测的镜子。

  长期在这种“舞台”上锤炼,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们的专业素质,对同学们的心理素质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锻炼。在“舞台”上,无论谁,多多少少都会紧张,从而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所以,这种经常性的、磨炼式的教学方法,能使同学们在一次次的历练中逐步把握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做到“稳中求精”,练就“久经沙场百战精”的本领,最后练到用最轻松的状态展示出自身的真正水平。榜样式教学法把同学们长期浸泡在这种环境中,综合素质的与日提高就显而易见了。

  以声乐教学为例:同学们演唱时必须做到,舌尖轻灵、牙齿轻灵、口唇轻灵、咬字清楚、吐字有韵,眼睛有情却视而不见,再加上挺拔和漂亮的身段,自己的演唱便会成为一道艺术的风景。榜样式教学法利用每一节课,使同学们登台“演唱”,考核“所教”,展示“所学”。日积月累,一学期之后,一学年之后,两学年之后,毕业之后,同学们肯定会与众不同,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
  榜样式教学法使师生互为榜样、教学相长

  很多教育家一直在强调“知行合一”、“教学相长”,中国近代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教师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觉到疲倦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而榜样式教学法就可以使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互为榜样、教学相长,让教师天天有心得,有“新货”。
  榜样式教学法,不仅能让同学们在不断的相互交流中学习进步;而且能够让老师从中提高自身水平。一方面“榜样”在展示时,其突出优点可以让老师学习,不足之处也可供老师进行教学反思;另一方面老师在点评“榜样”出现的问题时,肯定少不了示范,示范的过程就是老师追求完美、提升自我的过程。

  榜样式教学法使“因材施教”落地

  大教育家孔子在春秋末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但两千年以来,中国的这个教育理想并没有真正实现。而河北外国语学院的榜样式教学法力争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地,使教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进行有的放矢、有差别的教育,最终使每个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以榜样式教学法的实施者——国际语言教育学院的《大学语文》王丽老师实际备课为例:

  第一步,王老师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特点、需求以及对知识的掌握和接纳程度。第二步,王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因势利导的解决方案: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群体中选取前、中、后三类典型“榜样”,并为学生制定出预期的分级目标。第三步,这些“榜样”将分批次地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王老师从旁进行循序善诱,启发式教育。因为前、中、后三种类型的学生都有涉及,所以基本上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现自我、发掘潜力的机会,所以,全体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而作为教师要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体验成功,所以,教师要随时随地挖掘各类层次的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各有所长、各有特色。

  榜样式教学法效果显着

  榜样式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非常符合青年大学生注重自己的形象,积极向上的心理特征。河北外国语学院在各专业广泛应用及推广榜样式教学法以来,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效果。

  比如:河北外国语学院语言专业的同学们,通过自我登台、亮相、展示,以及老师和同学们不断地正音、纠错,他们不仅在所学语言的听、说、读、写上取得了齐头并进,实现了突破性进展,还练出了胆子,形成了敢于展示自我、乐于接受批评、长于交流改进的团队精神。

  声乐专业的同学们,只用了不到一个学年的时间,便在几乎“零起点”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变化,已经能够用最自然、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歌唱法进行演唱了。

  榜样式教学法应用广泛

  榜样式教学法适用于各类教学、各种比赛甚至任何行业。比如,声乐专业、舞蹈专业、播音主持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语言专业、计算机专业、企业单位中的人事管理等等。

  比如:在河北外国语学院的人事管理中,董事长、校长孙建中教授作为高层管理者,经常通过“亮相”、“亮剑”等途径发现榜样、树立榜样、发现人才。孙校长说“领导的表扬就是希望”,教职工在这种希望中会产生不断的动力,人人向心目中的榜样努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