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研室 首页 行业资讯 教育新闻 查看内容

90后的工作观:考公务员王道 国企央企首选

2012-4-18 09:47| 阅读次数: 1930| 发布者: 教研室

摘要:   90后,出道   90后们的声音:不要标签,要真实的自己   90后的工作观:考公务员(微博)王道,国企央企首选   90后的婚姻观:嫁人也是一条出路   90后的安全观:从懂事起就感受到压力,我们很焦虑   90后 ...
  90后,出道

  90后们的声音:不要标签,要真实的自己

  90后的工作观:考公务员王道,国企央企首选

  90后的婚姻观:嫁人也是一条出路

  90后的安全观:从懂事起就感受到压力,我们很焦虑

  90后的户口观:追求户口的热情从未降温

  文/壹周记者 杨扬 卢晓欣  图/CFP  部分由采访对象提供

  10年前的春天,曾备受关注的“80后”们从大学毕业走进了社会;转眼十年,如今,出生于1990年的一代新人也正准备着走出校园。同样一直被 关注、被怀疑、被争议,同样在成长中被贴上各类标签,也同样惯以叛逆或沉默来回应周围的嘈杂,但这个毕业季,“90后”们会以他们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 告诉人们,“我们真的来了!”

  深造

  标签印象:低出生率,高招生率,就业形势一片乐观。照理说读研和出国应该不那么热门了吧?

  还有一面:找到工作不是目标,找到合意的工作才行。什么是合意?公司要够大,工资要够高,发展要够广。找不到?那就出国,或者读研。

  今年1月7日,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开考。2012年全国共有165.6万余名考生报名考研, 比2011年增加9.6%,再创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继2011年90后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在考研大军之后,他们正在成为其中越来越主力的人群。据媒体 报道,很多90后一个宿舍全体考研、一个班多数考研的现象屡见不鲜。“因为要考研,宿舍里比较吵,所以现在每天都会来图书馆自习。基本上早晨八九点来,晚 上闭馆了就走。大三课少,空余时间都拿来准备考研了。”就读计算机专业的黎洮今年大三,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会在学校的图书馆复习到晚上10点左右。“现 在就业形势不好,我是学计算机的,不读得深一点没什么太大的优势,感觉出来只能当网管。”家住在江浙一带的黎洮是外地学生,虽然偶尔思念家乡,但觉得男人 就应该要有自己的事业而且也想留在上海有所作为,考研于是成了他的砝码之一。“不考研,在上海生存的成本很高,很难。我身边很多的同乡就是这样想的,要是 毕业时的就业情况一般,他们可能考虑回到自己原来的二线城市。我的话,还是想在大城市冲一冲。大学四年学的东西不够,实习也不够,还不如考研再读个三年, 说不定出来就会有好一点的出路。”

  抱着这样想法的90后不在少数。就在黎洮所读的班级中,将近有半个班的学生选择考研。因为本科应届生考研人数太多,学校甚至特地为考研学生调整 了毕业论文完成时间。“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分两个批次来进行。正常毕业的是大四上半学期交,考研的是大四下半学期交。学校是考虑到考研的上半学期要读书, 弄毕业论文什么的都会分心吧。”

  即使全力投入考研复习,认真备考的黎洮仍然备感竞争压力,“考研的人一年比一年多,有些不想出社会的全都把考研当成借口。所以在上海读研究生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很可能到了国家分数线没到自己想考的那个学校分数线,到时候只能志愿调剂。”

  复旦大学从事多年学生工作的高老师(化名)在谈到90后考研人数激增时这样表示,“原因很多,主要是就业市场对高学历人才的青睐,很多单位,尤其是国企和事业单位 只招研究生,一些同学考虑到学历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就会选择读研。”就在他所接触的这一届应届生中,“我们这届有一个同学小W,绩点很高,实习表现也非常 优秀,而且人长得很漂亮,谈吐气质什么的都特别好。她要是找工作,肯定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她还没想好自己将来做什么,所以选择了保研,这样就可以 三年后再考虑这个问题。”

  没想清楚要干什么,就索性找个方式将这个问题推延几年,作此考虑,除了考研,出国也是另一条90后普遍选择的道路。

  从踏入大学开始,kk就已经准备要出国了。“高考不是很理想,读的大学不太满意,爸妈觉得不如出去深造一下。”而kk自己的想法则是“趁着年轻去世界各地转转”。现在她一边继续商科方面的学业,一边每天 读TOEFL和GMAT。“压力比较大,读商科的只能考GMAT,现在800分的卷子都要考到700分才有希望申请到国外的好学校。”90后的kk并不像 刻板印象中的只是凭一时之热出国,而是对于相关事务都考虑得非常周到。“推荐信需要研究生博士生推荐,还有大学期间的论文,后续手续都没有想象中容易,现 在开始就要和导师系主任搞好关系,这样平时的打分会高一些。因为GPA申请时也很关键,基本在3.0-3.5左右才可以,换算成百分制每门功课都要80分 以上。”

  和80后相比,除了正常的申请学校—出国留学这一途径,日益普遍的交流生也成为一个可能的选择。“学校有免费去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当半年交流生的机会,大一大二成绩不错,基本都是班里前十,所以就想去 外面的世界看看。台湾离上海也不算远,家里面也挺支持的。”连续拿了两年学校二等奖学金的高凯今年正在读大三,申请成功的话,今年的九月份就将去台湾交流 半年。

  “学校方面是一个专业100个人可以有3个名额,班里成绩好的同学也很多。”原本以为将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但由于交流生的时间被安排在大四, “很多人会觉得这样多少影响自己实习就业的机会,所以申请的人数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据高凯了解,自己本专业申请的人不超过10个,“申请成功的可能性还 是很大的。”他信心十足。除了申请台湾的大学,平时读工科的高凯还在华北片的另一所大学念第二本科专业。“大二就开始读了,都是为了以后增加竞争力。”他 这样说。

  “选择出国的同学,一般家里的经济情况比较好,并且客观地说,企业也比较喜欢有有海外背景的人。”高老师这样分析90后大量涌出国门的原因。

  工作

  标签印象:追求理想和个性,不与现实妥协,传统价值观看重的那些稳定、安逸不是最重要的,挑战自我和实现理想才是首位。

  还有一面:证书、文凭早早准备起来,大二大三就多证在手的绝非少数。考公务员是王道,国企央企是首选。自己努力获得当然最好,但“关系”的天然资源放在那里当然就是用来“利用”的啦。

  第一拨80后毕业时,很多都向往外企,工资高还能满世界跑,简直是完美工作;后来,发展平台和上升空间让民企也着实风光过一阵;但随着房价物价 和通货膨胀,毕业生们渐渐转向,外企和民企在旱涝保收的国企和事业单位相比下黯然失色;再往后,工作更稳定福利更优厚的公务员则掀起了考公务员热,成为许 多大学生的首选。外企、国企、民企和公务员,进入毕业季的90后会如何选择?“工资嘛……4000元起码的吧?”应届生小何说。在她身边同学朋友圈中,普 遍相信一种不成文的说法,“第一份工作的工资一定要高!”至于原因,“如果第一份工作不够好,以后会越来越差。”虽然无法说出来由,但小何和她的同学们依 然对此深信不疑。

  这也与这个毕业季就业环境相对轻松有关。在记者采访中,很多90后纷纷表示,现在招聘会越来越多了,找工作很轻松。在今年的校园招聘中,应届生 预期薪酬整体上涨,是很多公司现场招聘人员反馈的一个变化。“不知道因为物价上涨了还是其他原因,今年大学毕业生‘开价’高于往年,涨得还挺明显。”有公 司招聘人员如是说。

  但即使大公司、高薪水、专业对口、喜欢的工作,这些全部加起来,对于90后来说,有时候仍然不敌公务员的吸引力大。“一个班70人左右,考公务 员的大概十几个吧。”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应届生小p很快又补充说,“这还是我们工科学校的班级,华政和上政那种文科学校,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去考的。”他 向记者介绍,“华政9成人参加公务员考试,学校也专门有小课来辅导。先考国家的,再考上海的,外地学生甚至还会去考当地的,考上哪边就去哪边。”

  就读汽车相关专业的小p,在大三之前完全没有考虑过考公务员。“我们专业就业形势非常好,基本都能找到对口工作。”上汽、通用等大公司,就职第 一年的应届生年薪都在8万左右,而三年后,基本都能上涨到15万。小p和本专业的其他同学一样,早在考入学校时就已经基本了解自己将来的就业走向。

  变化发生在大三。“这几年公务员一直挺热的,当时爸妈就让我去试试看。”也是抱着“顺便考考”的想法,小p和那十几个同学一起踏进了上海公务员 考试的考场。真正促使他做出决定,是在笔试通过之后。“我是党员,有政治抱负,之前在学校就不断参加社会活动,对这方面个人比较向往。”笔试通过之后紧接 着是面试,然后是体检,再后面是体能测试和心理测试,之后则是政审。“大概7月份能最终定下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小p信心满满。

  由于专业限制,小p能够考的只有司法和交警两块,这也意味着,进入“系统”就要完全放弃自己的所学专业,“我很喜欢我的专业,当初考的时候是第 一志愿。”但小p话锋一转,“不过兴趣只是兴趣,喜欢就可以了,不用很执着,朋友圈子,人脉,有了就可以了嘛。”在小p看来,放弃专业完全不可惜,“职业 只是一份工作,事业则是要为天下人牟利。如果能进去的话,希望能在工作上保持先进性,拥护党中央,把传统文化和党的政策结合在一起做些事情,信仰和目标很 重要,有了这个方向才不会跑偏。”他这样阐述自己的抱负。

  婚姻

  标签印象:身处开放社会,很早恋爱,速度开始和结束,频繁更换恋爱对象。至于婚姻,则一脸迷茫:婚姻是什么?

  还有一面:毕业结婚算什么,90后踏进大学伊始就已经排好了结婚日期,大一大二就相亲,看对眼立刻进礼堂!谁说毕业季的选择只有工作、考研和出国?嫁人也是一条出路!而且还是首选!

  “我现在已经算是谈婚论嫁了。他大我两岁,今年毕业。2010年十月份认识的。”正在读大二的叶琳今年刚满20岁,婚姻却已排上议事日程。在此 之前,她已有过数次恋爱经历,“高中的爱情就像电影《那些年》一样,很纯。”已经考虑婚姻的叶琳谈起过往恋情,仿佛妇人谈论小女孩,挥手带着下意识的不在 意。

  早早就计划踏入婚姻,并非没有挣扎。“去年三四月份两人分开过一段时间,主要是我不太能接受突然的稳定状况。”彼时大学生活对于叶琳来说刚开始,而对方却已经没有什么留恋,“他希望我毕业之后直接为人妇,我只是大一新生,完全没法接受。”

  转变来自父母的影响。在叶琳父母看来,对方比女儿大两岁,有责任心,能照顾女儿;结婚前两年开始工作,事业也较稳定。此外,两家人的条件也都差 不多,对对方的要求一致,两家人相处地不错。来自父母的支持致使叶琳最终将这段恋情纳入婚姻范畴,“后来我发现他真的是很好的对象,早一点确立长久关系也 变成甜蜜的负担了。”

  叶琳并非个案。同龄的周静也有一毕业就结婚“为人妻”的打算,且比叶琳走得更远。“去年七月,通过父母的朋友介绍认识的。”她直言不讳,“算相 亲吧。”对方今年24岁,设计专业,去年刚从英国留学归国。两人平时都喜欢运动,听音乐,最爱旅游。于是一见面就对上了眼,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

  但急着将这段恋爱推向婚姻,提出一毕业就结婚的却是双方父母。“父母本来就都认识,一开始我觉得自己还小,不合适相亲。但爸妈都说,不是一直有 一个人会等着你,在你想谈的时候就出现了,现在剩女太多,他们怕我‘被剩下’。”相互认识门第相当的两家人,喜欢做饭打扫的乖乖女周静,和每周开着车去学 校接她的男友,看起来似乎是最典型门当户对的组合,只不过将时间往前推了一截。“没有什么奇怪的,古代女子16岁就出嫁了呢。互相喜欢,双方家庭合适,结 婚就是必然,早点晚点都一样。”周静理想中的婚姻是一毕业就结婚,成为家庭主妇,“他主外我主内,25、26岁时考虑要Baby”。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居民婚恋家庭观研究”的报告显示,在60、70、80、90四个年龄段中,反而是90后对于女性贞操观最为坚持,持该观点的90后超过40%, 出乎调查预期。此份报告多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精英人群代表这个群体发展方向。”社科院心理学专家孙元明对此表示,社会对90后的评价与报告结果截然相 反,看上去好像是两个对立面,其实体现了社会对90后看法的多元化,而不像对50后、60后看法那样趋于一致。80后、90后是近几年的产物,他们婚恋观 在变化,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婚恋观的变化。“不要觉得一代不如一代,这是成长所必须经历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