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这个词在二十一世纪红火起来,但说起什么是物流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说出其概念,下面就对物流的认知介绍一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改变传统的物流体制,逐渐向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物流和供应链如今已成为企业寻求长远发展、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源泉。特别是我国,物流管理已与电子商务和特许经营一起,已作为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科学管理和战略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现代物流的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独立的行业,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已经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现代物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现代交易的不可缺少部分。本文是我对现代物流的一些肤浅认识和我对现代物流的个人看法,本文我将从三个方面去阐述我对现代物流和中国物流的理解,主要分为现代物流概念的理解,现代物流价值的再认识,中国物流发展的瓶颈。 现代物流概念的理解 对于现代物流概念的理解,我在这里首先先引用2000年颁布的《物流术语》的国家标准: 物流 ( Logistics )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这样的定义甚为准确,没任何可敲击之处。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完全体现和表达现代物流的含义,我认为现代物流的概念应该定义为:在仓储空间的极限压缩条件下,转为时间与地点下的物品流动,此是我对现代物流的新的认识。 在这里我想借用一个简单的物理公式V=S/T (V:速度S:路程 T:时间),或者此公式与物流有一点点的联系,当然这里并非指以上定义。对此我做了如下新的定义:V=S/T ,V:物流价值.VALUE S:地点.SPACE T:时间.TIME,即物流价值由两个地点物品状态和中间时间的一定数学关系所决定。 在物流发展上,仓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时间的量化所代替,而这种趋势也将更加的明显,因此,从这一点上讲,物流的价值产生因素就会由物品本身在目的地与供应地的所处形式以及在运动过程的时间因素决定,而在物流的一个实际定义也就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是否就用V=S/T 模型将其阶段分清,同时其反映在物流链中,是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个流动过程,最终的价值也就是企业所追求的价值。 讲到物流我不得不引述两个案例去解释以上观点,虽然这两个例子我们已经非常之熟悉,它们就是: 1.海尔物流JIT、3PL仓储 海尔国际化中心立体仓库建立后,2000年年底,海尔库存时间由原有的30天减至12天,2001年的目标是确保7天,大宗原材料、进口件不超过15天,某些零部件力争维持仅3天的库存量。海尔在集团内部实行库存管理的JIT。配送管理突出两点:一是减少库存;二是保证二十四小时的快速反应,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推行4HJIT送料,即控制物资在线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超过4小时立即退库查明原因,按照SST契约进行处理,1小时之内的立即补料,使现场明亮整洁,呆滞物品减少50%。 2.戴尔 Dell公司成绩的取得用其总裁迈克尔.戴尔的话而言,是归功于物流电子商务化的巧妙运用。Dell通过国际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进行销售。在日常的经营中,Dell仅保持两个星期的库存(行业标准超过60天),其存货一年可周转30次以上。基于这些数字,Dell的毛利率和资本回报率也是相当高的:分别是21%和106%。这些都是Dell实施电子商务化物流后取得的物流效果。 从以上两个案例,一系列的数据引发了我的思考,海尔作为中国物流发展的典范,从硬件到软件过程都做得相当出色,两个企业的成功物流在一定的程度上达到了以时间消灭空间的物流价值,同时也体现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一系列下降减少百分比,我想这也是V=S/T的最好体现。当然具体的价值实现又不是孤立的,两个企业也真正的做到了现有条件下的物流价值的最大化。 以上对物流的了解,才发现物流在21世纪的发展真的是很需要,很流行。物流业的发展带动经济文化和管理方法等的进步,给现代运输业以积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