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惠州网》“惠民在线”论坛网页截图 今年(2011年)1月4日,“党政领导信箱”收到了一封群众发来的电子邮件。邮件反映:市区江北云山东路与惠民大道交接处,是望江下寮、过沥、上寮等村的主要出入路口之一,可每到晚上这里的路灯都“失明”,群众出入很不方便。希望能在春节前装上路灯。在查看邮件后,市有关领导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市文明城市工作局跟进办理。当月,两盏400瓦的射灯就安装到位,漆黑的路口明亮起来。这是惠州市通过网络问政工作解民忧的众多例子之一,也是惠州市借助互联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缩影。 盘点网事,惠南大道收费站停止收费、惠城惠阳开通公交车、外来工子女就读、学生校服质量……从2008年开始,党委、政府借助互联网,倾听网络民意,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行动已在惠州展开。经过近3年的实践和摸索,惠州市逐步探索出依靠互联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搭建沟通平台引导民众有序参与政治的有效模式。 市领导带头与网友在线交流 2008年,在这个被誉为中国网络问政元年的8月,一次网络事件让惠州市在全国率先踏上网络问政制度构建的探索之旅。当年6月15日,惠南大道通车前夕,网友“hzhqzxs”在本地论坛发了一个帖子,呼吁惠城区、惠阳区之间开通公交车,让惠南大道变为惠民的大道。帖子很快引来热议,众网友纷纷声援,疾呼惠南大道撤销收费站、开通公交车。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业斌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在帖子发出后的第10天,黄业斌作出批示,责成相关部门尽快拿出解决方案报批。黄业斌的批示在网上一挂出,就引来网上一片叫好声。从此,批帖成为黄业斌亲力亲为的一项重要工作。从2008年7月至8月,黄业斌批帖达109条,在惠州市各大网络论坛引起强烈反响。 网友发帖提问,市委书记批帖回应,部门着手解决,这种形式广受网友看好和力挺。但市委书记时间、精力都有限,且此项工作缺乏制度保障和互动机制,在这样的情况下,经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决定,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今日惠州网》“惠民在线”论坛应运而生。2008年8月14日,黄业斌作为首位嘉宾做客“惠民在线”论坛。随后,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汝求等市领导也上线与网友互动,并定期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在黄业斌、李汝求等市主要领导的带动下,各县(区)和市直部门“一把手”也日益重视网络民意,纷纷通过“惠民在线”论坛与网友互动,主动回应网友的各种诉求,推动网络问政工作全面铺开和发展。截至目前,已有60多位市领导、县(区)领导和市直部门负责人上线,“惠民在线”成为网友参政议政的“网上议事厅”。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下发了《“惠民在线”工作方案》,市委宣传部负责每周编写1~2期《惠民在线信息摘报》,以便及时、全面掌握群众通过网络渠道表达出来的意见和建议,并由黄业斌作出批示后直接在本市3个主要网站上挂出。由此,惠州市网络问政步入发展快车道。 文章作者:董智媛 责任编辑:吕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