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20日,南海区在“南海区新闻办”和本报官方微博等微博平台上展开了一场城市形象主题口号征集活动,吸引了众多博友对这些口号进行投票和讨论。这是南海区运用微博工具与市民互动的又一次尝试。从今年3月初至5月中旬,南海区多个党政部门陆续开通了官方微博,运用微博发布信息、与民众互动。一股微博热正在南海涌起。如何看待这股“微政”潮,如何能使之真正发挥实效,并建立长效机制,值得思考。 南海涌起官方微博热 现象 微博虽然每次只能编发140字的容量,但在南海,党政部门巧用这个小巧的工具发布信息,与市民互动,一股微博热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持续升温,蔚然成风。据佛山日报记者初步统计,继南海公安系统和桂城街道先后开通官方微博之后,南海区各镇(街道)、区直局以上单位官方微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本月13日止,其数量至少有60个。 佛山日报记者搜索发现,这些官方微博涵盖南海区党政、公检法等区级职能部门,绝大多数是在今年3月初至5月中旬开通。其中“南海区新闻办”是一个相当活跃的“微博控”,其粉丝量目前已超过2.6万,遍布媒体、企业、政府单位、普通民众等不同群体。 “南海公安”、“南海阿sir”、“南海桂城”、“孝德罗村”等几个官方微博表现也非常活跃。其中“南海公安”和“南海区新闻办”表现尤为抢眼,前者粉丝量突破10万,共发出1581条微博,后者粉丝量达到26775,共发出1358条微博,而“南海桂城”也有5597个的粉丝量“进账”。 不仅如此,在5月下旬和本月初,南海所有镇(街)的政府机关、(村)居、学校乃至企(事)业单位等也相继开通官方微博。截至本月15日,丹灶和九江两镇基本实现全覆盖,而其余六个镇(街)已实现全覆盖。其中桂城、罗村和里水各自内部的官方微博达到73个、66个和68个,而这些镇(街)所有的(村)居全都开通了官方微博。 微博直播突发事件 对于南海官方微博热,佛山日报记者一直都在关注。南海官方微博内容极为多样,涉及单位自身的政务活动信息、与之职能相关的国内外有关信息、服务民众的生活信息和生活哲理笑话等。而除此之外,在面临一些突发事件时,南海的官方微博已开始尝试促进信息透明化和辟谣,适时进行舆论引导。而这一点,更让众多关注南海的粉丝印象深刻。 “4月17日12时30分左右,九江镇辖区遭到冰雹及龙卷风袭击,镇内梅圳、新龙、敦根、河清、镇南等区域均遭受不同程度破坏。”4月17日南海遭受强对流天气造成4人死亡,“南海区新闻办”微博在事发4小时后发出权威信息,而该微博迅疾被转发2030次,评论203次。 而在此后发生的佛广出租司机停驾事件、5月7日强对流天气灾害等突发事件中。“南海区新闻办”同样第一时间发布了权威信息。无独有偶,在区级官方微博开始承担第一时间公开化、透明化突发事件的同时,南海的镇(街)的官方微博也开始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特点发布关于突发事件的权威信息。 6月2日,大沥一金属公司铝棒车间深水井发生爆炸事故,从事发1小时后通过微博公布爆炸现场有关情况,至晚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在近5个小时内,大沥完成了接近于透明的事故应急处置过程。 当天15时49分,大沥官方微博“南海-大沥”首次公布事故初步情况:“今天下午1点50分,大沥一金属公司铝棒车间深水井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导致1死8伤和部分厂房受损。伤者现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区、镇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已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事故善后处理。” 而至当天20时19分,“南海-大沥”最后发布:“晚上7点30分,南海区在大沥镇召开‘6·2安全生产事故’新闻发布会,向各媒体通报了金属公司爆炸事故情况并答记者问。” 这种近乎直播的官方微博,为市民了解并掌握信息提供了权威渠道,避免了各种不必要的谣传和猜测,传统的主流媒体也纷纷采信其中的信息。 文章作者:佛山日报 责任编辑:吕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