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信息化,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快信息化发展,规范信息化工作,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亟须法律保障。 开门立法接纳民意 浙江省立法机关积极吸纳网络民意,体现出公权力对民意的尊重和包容 每次看病都要带着厚厚的病历本,在一个医院照了X光,换一个医院又得照一次,复杂的药物说明书……这些令患者不胜麻烦的事儿,以后将会消失。浙江省杭州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不久的将来可能实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的自动流动与访问。 从杭州看浙江,依据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浙江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全省各地以法规为规范、保障和引导,强化了信息化规划与建设,促进了信息产业发展,加快了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保障了信息安全。 “2009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制定《浙江省信息化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列为立法计划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就开始积极配合省法制办进行审核论证工作。”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谢力群介绍,省法制办按立法程序,就条例(送审稿)多次征求各市县政府、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开展专门的立法调研,召开专家论证会,在省法制办门户网站上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条例(送审稿)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对有关问题作了协调,形成了条例草案。 在立法过程中,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员会邀请条例草案的起草部门、省内该领域的一些权威专家,召开立法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随后,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市县区人大常委会、省人大代表、省有关部门等,并在地方立法网上发布,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同时,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先后赴丽水、宁波、嘉善等地进行调研。 去年2月20日,浙江省政府第四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草案)。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初审后,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条例草案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7月30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条例。 分析人士指出,浙江省立法机关积极吸纳网络民意,体现出公权力对民意的尊重和包容,值得其他地方立法机构借鉴。 市民与政府“双感知” 通过传感网络和信息服务体系,市民感知政府服务,政府感知市民需求 手持一张杭州市民卡,就可用于医保的支付,用于公交车、出租车、水上巴士的刷卡和公共自行车的租赁,用于超市、商场、餐饮、娱乐、加油等各加盟的商户刷卡。市民卡集医保卡、公园卡、公积金卡等20多种卡、证功能于一身。今后,市民卡还将应用在公共体育场馆、群众文化设施以及水、电、煤气、通信费缴纳等领域,功能将更加强大。 根据《浙江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集成电路卡推广应用的指导,根据需要推进集成电路卡在交通、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等领域的一卡多用,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条例还规定,供水、供电、供气、电信、电视、公共交通等公用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相关的业务申请、信息查询、费用支付、预约登记等业务办理工作。 文章作者:袁亚平 责任编辑:李岩 |